中国共产党新闻
撒尿撕书等不文明行为消解了图书馆“免费善意”,削弱了阅读场所与载体的功能,实为不该。

浙江日报:不文明消解图书馆“免费善意”

李 云
2013年08月14日14:49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不文明消解 图书馆“免费善意”

我和我的小伙伴在此玩耍,大人惊呆了。现象确实令人尴尬,甚至气愤。这些“熊孩子”的活泼顽皮有损于图书馆的“书香气氛”,有损于图书馆的功能发挥,于是,我们有足够理由指责孩子的监护人,为何不好好管住自己的孩子?为何任其“撒尿撕书”破坏安静环境、损坏公物?公民素质、公共意识、社会秩序以及家庭教育等“老问题”,又会想起来、纠结起来,甚至恼火起来。

图书馆“变身”游乐场,应该有几个成因:其一,连续高温天,图书馆可以纳凉,很安全;其二,可供孩子们游乐的公共场所不多,暑期孩子总不能老宅在家里;其三,免费、无门槛进入的制度规定,让孩子有权入内。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为了去读书,他们也会安静地认真看书。鉴于此,“暂不再接待14岁以下孩子入馆,等正式开业后,一楼大厅会有一个专门的儿童阅读区”的构想,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权宜之计。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是奠定在政府投入相当可观资金的基础之上,并且基本实现了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此举蕴藏并孕育着“免费善意”——提供一个有利于阅读与吸引阅读的外部环境,这对于“挽救”离我们渐行渐远的阅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撒尿撕书等不文明行为消解了图书馆“免费善意”,削弱了阅读场所与载体的功能,实为不该。解决之策在于,首先,为“熊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游乐场所,而不是简单地“拒之门外”;其次,要让图书馆成为公民提高阅读兴趣的“加油站”,重新踏上书籍这个人类进步的阶梯。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心神不宁,我们养成了不阅读、浅阅读的习惯。浮躁导致浮浅,浮浅加剧浮躁,恶性循环,互为因果。如果你想要看书、真心阅读,肯定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构建学习型社会,从阅读开始,从读书启程。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