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也说病人“谈条件”
笔者采访时遇到一桩事。医生妙手救治了一名疑难杂症病人,医生欣慰、病人感激。可就在快出院时,事态起了小波澜:病人提出条件,手术不知是否有后遗症,要求医生日后免费随访。医生为此倍感为难,“本以为病人会感激,谁想到照旧开条件、谈筹码,不免心寒。”
病人为啥要“谈条件”?笔者仔细问询后,有所了解:原本被宣判“死刑”的疑难杂症,采用新技术治疗,谋得一条生路。可是,新技术后遗症往往不为人知,万一有个后遗症,便面临终身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高额医疗支出的风险,一系列“包袱”势必压垮一个家庭。由此看来,病人多一份后顾之忧,求一个后续保障,无可厚非。
然而,寥寥几句“谈条件”,却深深伤害了医生的心。被“谈”的医生坦言:“治疗时,我们与病人同仇敌忾对付疾病,但治疗告一段落后,医生、病人好像再次走到对立面。病人最好医生揽下所有风险,医生怎能做得到?”如此情况在临床上不算罕见,结账前谈判、治完病翻脸……几次三番,许多医生心凉了,渐渐不再选择用热情和创新来诊治病人。
医生委屈、病人冤枉,医疗行为之所以总会“两头不讨好”,一个核心环节始终没有解决好——谁来为医疗风险“埋单”?显然,医生在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状态下,还要完全“医责自负”,未必合理;病人治病本就身心俱疲,又因自身无法掌控风险,万一落得后遗症,也值得同情。有业内人士建议:选择第三方路径,或可破解难题。事实上,发达国家的“他山之石”已相当成熟。例如,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对因医疗风险导致后遗症的病人,即使无法通过鉴定医疗责任来补偿,基金仍可实行人道主义救助,适当缓解病人身心痛苦。
面对“谈条件”的病人,我们不妨跳出医患双方的“围城”找寻解决之道。或许换一种方式,既可令医生解脱,也可切实帮助病人。医患双方只有先彼此消除负面情绪,医疗服务才能真正贴人心、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