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评论>>网评精粹

“临时工筹码”还能用多久?

根正苗红的小丫头
2013年08月01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7月27日,南阳市内乡县发生一起“民警开警车砸私家车”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而官方在调查后宣称,打人者系“临时工”,已被开除。

不知从何时起,临时工成了“避责神器”,在众多被曝光的追责事件中,官方调查总会以一句“系临时工所为,现已辞退”结束。即便在民众质疑声不断的形势下,用临时工脱责的手段依然屡试不爽。敢问一句,临时工筹码,还能用多久?

利用临时工来“金蝉脱壳”,表面看来,是推了责任,暂避风头,但从长远看来,实是不明智之举。有句老话,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频频将临时工当成“替罪羔羊”,是愚弄大众智商,消费群众忍耐力的危险行为。以此次的警察打人事件为例,先不说一个临时工有没有资格驾驶警车,单论没有正式警察发话,一介临时工敢自作主张,冲锋打人?

临时工本就是制度漏洞的产物,是同工不同酬下的牺牲品。没有社会保障,没有公平的福利待遇,甚至还可能在单位受到正式职工的歧视,在这样的形势下,临时工大多唯唯诺诺,只敢埋头干事儿,不敢忤逆一分。说临时工嚣张跋扈的滥用执法权伤人,或是违规开着“公车”横冲直撞,于情于理皆说不通。

临时工不应是公职部门的“免死金牌”,而相关部门也不应在追查某些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时,仅仅追查到临时工便“适可而止”。如果任由临时工堵住责任追究的“洪流口”,那么难免一日,汹涌的民意将冲破这道单薄的“堤坝”,而整个公职部门的公信力,也会轰然倒塌,民众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也会有所动摇。

让临时工不再成为挡箭牌,治标在于对相关部门的严肃追责,让真正的责任人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维护应有的公平正义。而要治本,则须彻底根除“临时工现象”,健全劳动用工制度,让存侥幸心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没有“临时工筹码”可用,真正担起其应担之责。

分享到:
(责编:赵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依托局域网加强党建工作
·社区“村官”:困惑并坚守着
·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焦点访谈》:薄熙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辽宁花园口六成多干部变“走读”为“住读”
·浙江桐乡:建设“党建红云”平台
·记伊吾县下马崖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聚焦】专家:对迟延退休者应有补偿
2.郑功成:对迟延退休者应有补偿
3.【聚焦】媒体盘点:最令人反感的十种形式主义
4.人民观察·第21期:"以房养老"争议不断 未来…
5.8·19讲话:增强国家精神力量之“新”
6.老有所养定成真——养老难题怎么破解
7.郑功成:大众对于中国“养老金缺口”存在误读
8.人民观察·第22期:刹住奢侈会风 会议新规开了…
9.袁纯清: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定力
10.领导干部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全会回顾
·十八届一中全会会议公报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名单)
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
中央书记处成员(名单)
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十八届二中全会会议公报
推荐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
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
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