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权力的“冷”与“热”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但你可以炸醒一个装睡的人!”7月20日,首都机场爆炸案件,成为本周爆炸性新闻。
从一个年轻力壮的帅小伙变成一个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尚无权威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事发后,冀中星一直在以各种途径为自己讨说法。他请过律师、找过媒体、写过博客、也发过传单……但没有一种渠道真正满足他的诉求。“叫天,天不应;叫地,地无声”后,他以自残来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这一方面讲,他成功了,而整个社会却由此陷入了深思。
“可以同情罪人,却不能同情罪行”。无论如何,对于暴力,都应该旗帜鲜明地去反对。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公权力机关的不作为又何尝不是一种“冷暴力”。
与冀中星相比,同为维权者的纪英男的情况似乎要“优越”得多。但与冀中星一样的是,纪英男在维权路上也遭遇了相关部门的“冷暴力”。自6月中旬实名举报原国家档案局官员范悦以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至今无人取证”;去有关部门询问调查进展,却吃了闭门羹。这起曾经轰动一时的实名举报,就此演变为举报者一个人的独角戏,甚至有人已经将其归为“烂尾新闻”。
在如今这个有心网友越来越多、“立此存照”越来越方便的时代,“能拖就拖,拖到公众遗忘”的“拖字诀”已越来越不灵验了。相反,这样做只会给外界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逼出更多对己方不利的说法乃至谣言。此外,实名举报遭遇如此尴尬,不仅会打击到其他举报者的勇气和信心、加重被举报者的侥幸心理,还会降低整个社会对反腐败工作的信念和期待。
公权力过冷有害,过热同样有害。以湖南临武瓜农死亡事件为例,事发后,当地官方便急不可耐地展开应对:发通稿、抢尸、打记者、否认目击者说法、赔偿。看似全力以赴、雷厉风行的这场应对,收获的不是肯定和赞美,而是质疑和谴责。比如,事发两日后即执行到位的89.7万元赔偿款,被指赔偿主体不清、程序不明、赔款数额无据,违反了国家赔偿规程。可见,一心想息事宁人、早点解脱的“斩立决”策略反而可能留下更多的隐患。
“拖字诀”行不通,“斩立决”同样问题多多。也许涉事机构会因此陷入迷茫,其实,再好的技巧、计策都敌不过四个字:“依法办事”。
(作者单位:正义网络传媒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