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尚虎平表示,公务员自身个人素质往往比较优秀,如果发现自己的收益低于自己非公务员的同学、朋友等,心理上就会萌生不公平感。一部分人就会选择吃、拿、卡、要等不廉行为,甚至有一部分还会选择行贿受贿、公权私用、买官卖官等贪腐行为。(中国新闻网 7月5日)对此论调,我倒不敢苟同。
何谓个人素质优秀?学而优则仕,选择从政做官固然是优秀,这走的是一条传统的路子。但是,人各有志。难道选择经商、搞实业,做白领以致蓝领什么的,其中的姣姣者就不算优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应该说,素质优秀的人存在于各行各业中,而并非做公务员就“独秀”,其他职业人群就别无优秀可言。尚虎平认为,“在职业选择阶段,公务员可谓是更为优秀的胜利者”。我以为,这到底是用一种老眼光看问题。
这也难怪,千百年来的封建社会,“素质优秀”者大都出仕做官,特别是隋唐以来,多少文人学士无不是通过科举考试得以金榜题名而走上仕途,“学而优则仕”成为封建时代“个人素质优秀”的惟一出路和重要标志。而在农耕为本的封建社会,经商、手工业等行当甚至排在务农之下;商人即使腰缠万贯,甚至富可敌国,但从事经商买卖也属社会主流鄙视的下等之业。诸如官本位、吃“皇家饭”等就是所谓“个人素质优秀”的封建思想流毒影响深远,绵延至今仍未消弥殆尽,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某些人群中还颇有市场,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以说,并不见得“公务员自身个人素质往往比比较对象更为优秀”,也不见得公务员的能力、社会关系、勤奋程度等人力资源投入就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故而,公务员不要自我感觉太好,自视过高,大可不必自以为“个人素质优秀”,却因收益低于自己非公务员的同学、朋友等而愤愤不平,就“心态难免失衡,非常闹心”。毕竟,与公务员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大有人在。人家不是公务员,不吃“皇粮”,但并不意味着人家就不优秀,素质就要逊色于你。既如此,那么又何须眼红别人拿得高于自己的收益?
尚虎平认为之所以政府的服务态度持续恶化,“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仅仅是个皮毛问题,核心问题是贪污腐化等,把其原因归结为公务员都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普通社会成员,……,在物质条件不能满足、人力资本收益过低的情况下,他们都会采取个人认为“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收益,改进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我以为,这到底是站不住脚跟的。“争取自己人力资本投入的收益最大化”的法则在公务员范畴中并不适用。所谓的“收益市场”于公务员队伍并不存在。因为,公务员所处的岗位和从事的工作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决定其不能追求个人的最大收益。“公务员只能在岗位上按部就班地工作并取得工资性收入”,即使在所谓的“报酬市场”上收益落后,这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尚虎平还指出,“在未来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廉政问题,就必须从重新计算公务员人力资本价值入手。按照目前公务员的工资、奖金水平,大多数地区和部门的公务员工资、奖金提升80%-100%比较合理”。但是提高了薪金之后是否就可保证政府廉洁高效?国内外的诸多实践和案例表明,多少贪官本来拿的俸禄不算低,家境也殷实,却依然走上贪腐之路。可见,即便高薪也未必能养廉,更何况是“提升80%-100%”,要预防公务员贪腐绝不能指望靠提高薪水来解决。
素质优秀也好,收入偏低也罢,都不应是公务员“吃拿卡要”甚至贪腐的理由。既然选择了做公务员就要以多为人民服务作贡献为己任,而不是到处与别人比优秀、比收入、比享受。如果硬要追求什么所谓“个人收益最大化”,以致心理不平衡,那么,通过吃拿卡要甚至贪腐来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收益率”,也就会成为一种自取灭亡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