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学习时报:政府“紧日子”必须“紧人”

蔡红东
2013年07月08日08:26   来源:学习时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表明,今年前5个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62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全国公共财政支出466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3.2%。支出增幅刚好是收入增幅的2倍。面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国计民生刚性支出不断增强的严峻现实,过“紧日子”已成必然。

令人欣喜的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了过“紧日子”的共识。比如说,4月18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布了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数据,与去年的执行数相比,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减少1.26亿元,整体压缩1.5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0.29亿元,压缩 1.34%;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0.33亿元,压缩0.75%;公务接待费减少0.64亿元,压缩4.27%。从总体上看,“三公经费”呈下降趋势,但压缩的比例似乎偏小。

曾记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决定压缩中央国家机关公用经费5%;再往前的1985年,《国务院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通知》明确要求,当年的行政经费预算,从中央到地方,都削减10%。当前,从中央“八项规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再到李克强总理关于本届政府任期内“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党中央国务院对控制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这进一步说明,“紧日子”还可以更紧点。

“紧”自何方?

在我国政府的支出分类科目中,并没有设立对应于“三公消费”的项目,“三公经费”实际上散落在各类行政经费支出中。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看,也不过占到整个行政经费支出的10%左右。其实,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是由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性经费支出两部分构成的。人员经费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补贴和向职工提供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公用性经费支出主要包括办公用品、出差、开会、水电、邮电等支出,办公设备、交通工具购置,机动车、船的燃料和修理,房屋维修,以及开展业务活动的经费等。

这么说来,政府过“紧日子”首先还得从紧“人头费”开始,即紧“人”。

在行政管理支出中,占比例最大的、最具刚性的是直接用于人员的开支,机构和人员的增减对行政管理支出增减起决定作用。不容置疑,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太多,里面包括了大量的公务员、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单位人员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现在缺乏关于财政供养系数(即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的权威数字。有来自不同研究者和部门的多种说法,有 1/18(约 7000万),1/26(约5000万),1/28(约4799万)和1/37(约3500万)等多种答案。

根据福建省财政厅的统计数据,福建省2000年的财政供养人数为108.6万人,其中离退休人员约占 20%,同期人口约3300万人,供养系数为3.29%,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21%相近。2002年湖北省的财政供养系数为3.44%。即使这几年全国的财政供养系数没有增加,维持在2000年的水平,也在1/30左右。实际上,除了财政统计的供养人员,各个能吃皇粮的单位还有很多编外人员。一份资料表明,我国财政供养系数至少在1/25以上,实际供养人数在5300万以上。

看来,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建设效能政府,应成为当前“紧日子”的头等大事。时下,我们有些地方政府,一方面喊穷,什么工资发不出、办公经费无着落,另一方面机构精简成了“搓面条”,一届一届往下拖,谁也不愿落骂名。所谓的“民生财政”,实则是典型的“吃饭财政”,甚至靠借债度日。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历了6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但在一些地方收效甚微。当前,有必要借“大部制改革”的东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现有行政资源在结构上予以优化整合,实现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政府治理,并将机构改革的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到压缩行政管理支出上。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