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西安晚报:“微博治污”的胜利 反证权力失治的悲哀

2013年07月05日09:13   来源:西安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湖南邵阳化工企业污水直排资江,政府下文2年无法关停。然而,此事经公益名人微博转发后,很快得到省环保厅官员响应,不到5小时,排污企业被停产整治。(7月4日《潇湘晨报》)

  微博互动秒杀政府文件,那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真实的原因其实在于,更高权力的介入,使得“体制循环”发挥了作用。依托于权力互治的威力,才使得微博互动发挥效用。这不是微博的胜利,恰是权力失治的悲哀。

  只发文不执行,红头文件不过是作为履行职责的工具、推卸责任的手段而已。若是进行责任倒查,必然会拿出一纸文件作为挡箭牌。禁而不止的“假作为”便成了“不作为”的另一种形式,并且更隐秘。

  红头文件失效如此,自然是权力者的有意为之。要不然,何以同一个部门、同一个问题,一俟“上级震怒”,或者“首长批示”,便是“雷厉风行,闻过则喜”,关不了的排污企业也能关了,拆不了的违章建筑也瞬间拆除,之前那些“条件不具备”“执法阻力大”等理由也消匿无形。如此看来,相比于不作为的“硬抵抗”,只发红头文件的假作为更近乎于一种“软应付”。

  越是污染汹涌,越是违法猖獗,越说明权力失治,责任失范。若不能约束权力,将其“关进笼子里”,那么公共责任就不会自觉“站立起来”。化工企业污水直接排污,政府下文2年无法关停,其作为不力的责任,是否也应当进行追究?在这两年之间里,相关部门除了发文件,以文传文之外,有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只发文不行动,纵容污染继续,算不算排污企业的帮凶?由此造成的污染损失,以及健康伤害,相关部门应当承担何种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答案。(堂吉伟德)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