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气污染,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其列入政绩考核显示出地方政府开始敢于直面公众感受,回应群众关切
浙江省近日出台考核办法,把PM2.5与各市县政绩挂钩,不但列出了考核优秀必须符合的条件,还明确了考核不合格城市的处罚措施。这个消息让人感受到浙江在营造宜居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决心,也使久遭雾霾困扰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呼吸洁净的空气,是人基本的生存条件。此前,一家研究机构的相关报告显示,为了消除雾霾,英国用了50多年,德国用了30多年,日本用了20多年。报告预计,中国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雾霾重显蓝天,可能还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对于这一分析,笔者认为并不准确。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确实有一定的规律,但也不见得一国一定会沿袭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
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巨大发展,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才走过的路子,这就表明我们能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少走弯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为了兑现蓝天达标的承诺,北京市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空气污染。结果,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刷新了之前10年的最高水平。可见,在较短时间内治理好雾霾,我们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应该对此有信心。
浙江新出台的这个考核办法,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观察。毕竟,污染性产业转型淘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们的消费习惯一时也难以改变,何况空气污染的边界也比较模糊。所以这一“风向标”的考核要达到理想目标,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