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民晚报:审计出“顽疾”要敢“动真格”

秦丹
2013年06月27日08:30   来源:新民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按惯例做年度“体检”,但查出问题,总不认真“去病”,这是个问题。日前,国家审计署发布了中央单位2012年度的审计报告。有媒体梳理过去5年即2007年至2011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发现,违规转移套取资金、违规收费、违规招投标、私设“小金库”、“三公”消费超标等十个问题,均系“老问题”,每一年度的报告中都会出现。

5年审计,年年顽疾,原因何在?这需要条分缕析,理清头绪。公共财政的“钱袋子”经不起折腾,蛋糕就是那么大,折腾掉一块,用于公共建设、民生福利的就要少了。这个账,必须有人算,替人民群众算清楚,马虎不得。

细细分析这些老“顽疾”,显然,制度约束不到位,公众的监督力量没好好发挥,国家各部委官僚作风严重,都是问题成因。比如,住建部等设“账外账”,在过去5年的审计报告中,有“私存私放资金、设账外资产”记录的国家部委还有住建部、公安部、环保部、水利部、教育部、发改委等,如果有好的制度管理,个别中央单位怎会私藏着“小金库”?有的中央单位向下级单位敢要敢花,关键还是缺少财政的公开透明,缺少来自公众的监督力量。再拿“三公”消费超标来说,国土资源部一直向其他单位连年摊派出国费用,国资委则由下属单位承担出国费用,这样的“官老爷”派头,不是官僚作风是什么?

公共财政的资产经不起流失,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但是,财政部资金闲置三度被点名;质检总局出租房屋牟利,导致国有资产(资金)流失,或陷入流失风险;环保部等虚列支出套取资金,过去5年,科技部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都曾两度被查出假发票或不规范发票入账问题……如此种种,像这么个掏法,再好的家底,都要被掏空。

中央单位的二级单位多,有可能按住葫芦浮起瓢,出点问题可以理解,但这不是产生“顽疾”的理由。在人民群众的眼中,中央单位就是最大的“公家”,但是,当这些单位、组织或以部门利益、系统利益等“私利”为重,不再“公”字当头,问题就来了。一级要一级,能贪就贪,社会的蚕食链由此拉起,链环地带很是“耗油”,公权力行政运转的声音变得“吱吱嘎嘎”……腐败犹如社会“毒瘤”,不能养着,养虎必为患。

多年以来,从李金华开始,国家审计总署的署长就像明星一样受人民群众关注。他们敢不敢去碰硬骨头?他们是不是甘当人民的“看家狗”?从李金华开始,我们的确看到了一批批优秀的审计官员雷厉风行,但是,问题屡审屡犯,那审计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事在挑战政府的执行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审计查出的“顽疾”不是去不掉,关键是不能被利益掣肘,如果瞻前顾后,不敢对顽疾“动真格”“动手术”,社会的病体就会越来越沉重,这是拖不起的。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