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华每日电讯:别让“公考猫腻”成哥德巴赫猜想

李记
2013年06月26日15:3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安徽省公务员面试于6月24日结束。为期4天的面试过程中,一考生称拾获了从考官口袋里掉出来的考生照片,因此安徽省直监狱系统录用人员面试被曝存在黑幕。“该考生其父亲为安徽省警卫局政治部X某”,举报人爆料称,“而掉落照片的考官为安徽省司法厅纪委书记胡某,也是那场面试的7名考官之一”。(6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考官口袋掉出考生照片,并不能直接证实此间存在猫腻无疑。但面对报道中诸如“被掉照片考生其父亲为安徽省警卫局政治部X某”“掉落照片的考官为安徽省司法厅纪委书记胡某”等细节,安徽省公务员局等相关方面,无疑应该一并给予释疑,用公开透明的调查,及时得出让公众信服的结论。

公众更为关心的还是:现有的公务员面试规则与制度,是否留有纰漏与“后门”?具体到各地,是否有被打折执行的情况,存在被人为操纵和渗透的可能?简单分析便能发现,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比如按照规定,各地的公务员面试,一般都采取“双抽签”的方式,在抽签之前,考官和考生对自己将要面试和被面试的人员均一无所知;同时,考官在面试时不得掌握考生的任何个人信息,考生也不得在面试中透露自己的姓名、报考职位等情况,只能说明自己的抽签号。而简单思考便能发现,在未能充分做到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这个理论上能够确保公正公平的规则,只要做好“抽签”的“功课”便不攻自破。也就是说,公众质疑的不仅是此次“面试考官为何有考生照片”,而是对一个相对封闭而又关系重大的“系统”,产生的习惯性质疑。

近年来,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的规则与制度,在逐步完善和健全。比如,重庆事业单位面试新规规定,面试60分以下考官须说明原因;按细分的要素分别打分,而非简单的直接打分等做法,在黑龙江、福州等地实施。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具体到公务员面试与公开选拔,如果仅有地方详规各种具体细节的进步,而没有统一的规则与制度作为规范与约束,频频爆出的“萝卜招聘”以及“火箭提拔”等,总难免给人留下“权力之手无所不能”的印象。

公开透明、公正公平、严厉惩戒等问题早一日有现实制度的支撑与依托,“公务员面试存猫腻”自然就会少一些猜想与质疑。确保公务员笔试公正公平的情况下,抓紧制定与出台“公务员考录面试规则”并确保其阳光、刚性执行,无疑承载的是很多家庭的翘首以盼。而让哥德巴赫式猜想变成笃定信仰,让质疑黑幕变成“相信未来”,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为过。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