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陕西日报:“文以载道”与“文如其人”

2013年06月24日16:09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署名文章,在陕西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文章引用了关学创始人张载的话来说明作家的责任,强调“文以载道”的社会价值,这其实是对古典文学精神传统的当代诠释。整篇文章突出了文学的社会担当与作家的使命,总结了陕西文学的成就,也提出了问题和相应的建议。笔者认为,核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三点上:

强调“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内涵。古典文论有“文以载道”的说法,是立天地之道、民众安身立命之道、圣贤之道、天下太平之道,而文学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去书写此“道”。可以说,文学就是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以言志缘情的方式来引领人的精神趋向。文章以陕西作家路遥为代表,阐释了作家精神境界与作品的道义。路遥认为作家的使命是:“全身心投入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们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重提“文如其人”的气质精神。文章中认为要写出好的作品,作者需要先正其身,而后文章才有浩然之气。而这浩然之气是需要作家去深入现实的人生,去积累丰富的学识,要具有淡泊高远的情致才能养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人肺腑,才能成为精神家园的看护人。“文如其人”在朱光潜先生的《资禀与修养》中进行了很好地解释:“思想情感为文艺的渊源,性情品格又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纯则文艺华实相称,性情品格深厚则思想情感亦真纯。‘仁者之言霭如’,‘诐辞知其所蔽’,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徜徉自恣,杜甫的每饭不忘君国,都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面。他们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的一篇一什都不仅为某一时会即景生情偶然兴到的成就,而是整个人格的表现。不了解他们的人格,就决不能彻底了解他们的文艺。从这个观点看,培养文品在基础上下功夫就必须培养人品。这是中国先儒的一致主张,‘文以载道’说也就是从这个看法出来的。”

扶持刊物,爱惜人才。基于文学在社会中潜移默化的精神价值意义,面对文学日益边缘化的现状,文章呼吁应该对一些文学刊物进行扶持,应该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作家创作,给“文学陕军”创造良好的空间去写作,特别是为青年作家创造条件,改善陕西作家队伍后继乏人的情况,唯此才能进一步扩大陕西文学的影响。面对陕西文学面临的一些问题,要化“危机”为“契机”,再续写“文学陕军”的辉煌。文中号召作家要深入基层,到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灵感,直接地气,走群众路线。

文章认为,“文以载道”与“文如其人”相互联系,练好了内功,经历实践历练,十年磨一剑,才能写出好作品,才能动情民众。

(责编:吴斌、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