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邹忌身材很好,长得也很帅。有一天,邹忌对着镜子,一边看镜子一边问妻子,自己和齐国著名的美男子城北徐公谁更帅?妻子认为徐公比不上自己的丈夫。邹忌又问小妾和来访的客人,这二人的回答同他的妻子一样。第二天,徐公来访,邹忌发现自己远不如徐公帅。可是,为什么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自己比徐公帅呢?晚上睡觉时,他反复思索,终于找到了答案:妻子喜欢我,小妾怕我,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帅。
笔者认为,邹忌是可敬的。首先他有自知之明,在一片赞誉声中尚能保持清醒头脑,发现自己不如徐公。其次他善于思考,能够从妻子、小妾、客人的回答与客观现实的反差中分析原因,明白个中关系。鉴古思今,这种精神值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现在,大多数同志头脑清醒,能正确对待各种赞扬,但也有部分领导同志还缺乏这种自我反思精神。有的好话听得多了,就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了不起,开口讲话就是“重要指示”,不再注意学习,固步自封;有的逐渐习惯于听赞扬,听到好话就高兴,听到批评或不同意见就反感、排斥,甚至恼羞成怒;还有的对善于唱赞歌、搞附和的人特别器重,认为“听话”,引为知己,委以重任。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看,确实有不少领导干部原来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担任领导职务后,就逐步在赞美声中走向平庸甚至堕落。
领导干部身居要位,手握重权,最容易听到赞扬,往往是职务越高,赞美之声越多。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别人所谓的“赞扬”并不一定出于对领导本人的尊崇,而是出于对所掌权力的敬畏,有的是“怕”,有的是“有所求”。也正因为此,不少人发出“人走茶凉”的人生悲叹。所以,对自己要有个正确认识,切实摆正位置,不要听到表扬就自以为是。知识和才干并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水涨船高”,而必须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积累。作为领导干部,要有“火眼金睛”,善于从各种赞誉中去了解干部的作风和品质。对领导的赞誉,虽然大多是真诚肯定,但也不乏阿谀奉承。对此,领导同志要学习邹忌,善于思考,分辨真伪,尤其要看清那些有所图的阿谀之徒。同时,还要善于听取各方批评,尊重不同意见,广开言路,善纳群言,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