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求是:改进作风关键在“常”“长”二字

杨绍华
2013年06月17日10:40   来源:求是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改进作风的力度,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真心响应,效果立竿见影,党心民心为之振奋。但是,也有不少干部群众担心,改作风是否会一阵风,来得猛、去得快,风过一切照旧?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一阵风,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痼疾,往往是作风问题年年讲,作风建设年年抓,但年年都是老问题,改作风陷入“改回来又退回去”的怪圈。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复。同时还应当看到,当前全党上下顺民意改作风进行一段时间后,一些地方对落实八项规定仍然“不以为然”;一些地方有所懈怠,出现不良作风重新冒头的迹象,这是值得警惕的。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持之以恒抓好改进作风各项工作,关键就在“常”、“长”二字,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具体而言,必须依靠领导干部带头,完善落实制度,加强监督惩处,激发内在动力。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这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见效快,关键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政治局全体同志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为全党作出了表率。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实现改作风常态化、长期抓,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坚持带头改、带头抓,形成一级带一级、戮力同心加强作风建设的强大力量。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确保改作风不成为一阵风,健全并落实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十分重要。制度是硬性的,是外在的强制,制度不在多,管用就行。要保证改进作风的各项具体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在政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行政问责中加大作风问题的考量。完善操作细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源头遏制住不良作风,用刚性纪律约束促进作风转变,确保各项规定落地生根、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还应继续加强监督。如今,网络监督成为人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新阵地和强有力手段,弥补了相关监督部门的某些不足。壮大网上监督力量、拓宽人民监督渠道的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唯有监督无处不在,让那些违纪违法者无处躲藏,才能有效遏制坏作风回潮。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违规干部作“下不为例”警告或内部通报,对种种不良作风犹如隔靴搔痒、隔山打炮。必须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行为成本。对顶风违纪、敢碰红线的违规问题要一查到底、从严处理,让干部敬畏制度,倒逼其不敢、不能、不易违规违纪。

  如何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把改作风转化成自觉行动呢?那就要靠加强思想教育,激发改作风的内在动力。各级干部只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民宗旨,消除特权思想,把改作风要求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把党的制度纪律视为一条决不能触碰逾越的高压线,才能使改作风真正长久地坚持下去。

(责编:方蕊娟、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