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西藏日报评论员: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论贯彻落实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
2013年06月17日09:02   来源:西藏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指示,提出要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确保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指明了奋斗方向。

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中央对西藏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体现,更是全区各族群众的共同企盼和愿望。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办好各族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抓好改善农牧区条件,实施好城镇安居工程和拉萨供暖工程,努力扩大就业,着力稳控物价,完善社保体系,优先发展教育,强化医疗保障,促进文化惠民,推进扶贫开发,抓好安全生产。

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首先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尽最大可能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将保障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抓好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是我们目前比较迫切的民生工程。农牧民生活质量不提升,农牧区面貌不改变,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我们要举全区之力打好“八到农家”攻坚战,实施好城镇安居工程和拉萨供暖工程,确保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不懈保障改善民生,要努力推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稳定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各族群众享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完成全年就业工作目标。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各类人群收入调整增长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稳控物价,完善价格应急协调机制,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坚持不懈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是要适应社会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势,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下大决心完善就业体系、医疗保障、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等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这张民生“安全网”,覆盖到每一个人身上。各地各部门要把更多的财力投入社会事业发展,让各族群众更加充分便利地享受社会公共资源。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满足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要针对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新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涉及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眼下的工作重点,也是长期的目标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民生投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投入机制,健全促进民生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实施各项民生工作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进一步增强做好民生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根据人力、物力、财力条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严格落实、强化监督,把惠民生的各项事情办好办实。

一个幸福和谐的新西藏,必然是全区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的美好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奋斗历程中,努力让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责编:吴斌、赵娟)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