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不仅在公路里程上迈上新台阶,同时也给我国农村面貌带来显著变化,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数据显示,经过10年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我国共解决了1000个乡镇、1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以及1万个乡镇、27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的问题。
过去10年我国农村公路工作重点放在大规模建设上,这是由当时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决定的。随着我国“通达”问题的全面解决,以及东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通畅”问题的基本解决,以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今后农村公路的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公路不能仅解决基本的“通”和“畅”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有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通”和“畅”的问题。
提升质量、安全、效益成为今后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核心任务。这就要求农村公路的路网服务保障能力要提高、农村道路客运发展水平要提升。
要将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转移到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国东中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通畅任务,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乡镇、建制村通畅比例比较低,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技术管理能力相对不足的地区,农村公路进入负重前行的攻坚阶段。
要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压力也愈来愈大,并且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呈现出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态势,社会和公众对“运”的需求出现了多层次、个性化的趋向。必须切实从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养运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上来,努力消灭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短板,消除影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制约因素。
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各地要着力培育农村客运良性发展环境,完善促进农村客运的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改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客运安全监督。
此外,还要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内外监督。农村公路是公益性事业,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公开农村公路的建设政策、建设计划、质量标准、资金使用等情况,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才能杜绝“人情工程”、“面子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