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民晚报:“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李泓冰
2013年06月09日08:35   来源:新民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高考了,912万考生正在奋笔疾书,争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国家选择。

翻着报纸,浏览网络,没挑高考新闻看,我倒是仔细打量在媒体显要位置出现的政经科教各路成功人士,揣想他们的过去。如果,穿越回到他们18岁那一年,哦,当然被称作77、78级的,可以是回到20甚至30岁,总之是他们当年亲历的高考考场,其紧张、兴奋,对改变人生命运的渴望,绝不亚于今天的考生。

是谁在奋力支撑着今天的中国?我们极有把握的一点是,绝大多数都出自曾经的高考考场——那仿佛是优质钢出炉前的一次淬火。国家在通过几纸考卷,打量并选择过硬的人才。

所以,我们太能理解每逢高考,从考生家长到全社会那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心态了。

然而,事情正在醒目地发生变化。除了从国家层面用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拓宽升学渠道外,个人选择放弃高考的人流也愈发汹涌。

高考前夕,有媒体的教育报道焦点不约而同探向留学领域。上海某所中学330个高三生中,仅有10多个高考裸考生,其余的近半出国留学,另一半则是保送或预录取、通过自招的。这样的情形,在沿海,在北上广,正越来越司空见惯。在内地省份、中小城市以及广袤乡村出现临考誓师、万人送考等让人动容的场面时,沿海城市很多高三学生却高枕无忧。当然,弃考者都经过一次甚至多次的“异地高考”,远赴海外参加所谓“美国高考”,沪上一家媒体用新闻标题一语道破:中国学生正在全世界择校。

于是,在城乡的两端,有两批成长环境迥异的孩子,在成规模地放弃高考。据测算,今年全国大约有100万应届生弃考,这个数字正以每年10万在攀升。更多的农村弃考者,是因为反正只能考上三本大学,学费高企,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干脆直接打工……

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没有把握判断成功人士们都经过高考的淬火。

从选择弃考的城乡考生不同考量来看,阶层固化的藩篱正越树越高。农村考生挂在教室的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样的耳提面命,全然没有了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豪迈与自信,而成了一种悲壮得近乎惨烈的自残。

现在的情形是,成功人士们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农村娃则源源不绝地加入进城打工的队伍。那么,决策层焦首煎心的新型城镇化由谁完成?

高考制度,曾经是让人放心的一道严峻而公平的门坎。多元化升学渠道原是好事儿,但是,如果绕开这道门坎的人太多,那门坎就有形同虚设之虞。让“往死里学”的孩子有光明大道,这是连唐太宗都看得明白的科举国策。

今年人们额手称庆的,是数千考生有资格异地高考了。其实,更要紧的,是在中国任何地方学习、考试的孩子,都有相差无几的教育环境和录取标准。老是盯着涌入大城市高考,弄不好会强化了不公平。毕竟,不管北上广的考场怎么向“异地”开放,相对全国百万考生来说,只会是极少数,那并不是公平。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