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小长假,出席婚宴、参加聚会、到领导家拜访的人,又少不了要破费了——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重礼仪的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礼尚往来,正常的人情消费在所难免。
然而,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世间事就怕失度。如今,日渐泛滥的人情消费,脱离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本质,越来越异化为物质化、金钱化的低级趣味;扭曲了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破坏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调查显示,我国户均人情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7.9%,农村家庭更高达11.4%,很多受访者和广大公众普遍感到人情消费不堪重负,尤其是过度的所谓人情消费成为当今不正之风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些官员腐败堕落的开始,不是赤裸裸的金钱收买,而是年节礼品、红白喜事“份子钱”、各种会员卡等“人情”消费;正是“有关系好办事”的“人情”观作祟,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才屡禁不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情消费猛于虎的根子,在于权力没有被彻底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追求奢侈浪费之风仍有市场。如果我们能对郭美美之类的炫富事件,不停留在半遮半掩、语焉不详的地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少些空洞的说教,多些与现实的对接,亲戚朋友同事之间的礼金攀比,绝不会到“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境地。如果权力的行使皆以法规和制度为准绳,有人情好办事的潜规则,便会失去生存的土壤——既然权力不再无所不能,官员自然就摆脱了另有所图的人情消费,民众自然就不会忙着四处送礼拉关系了。
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深入人心,遏制泛滥的人情消费应首先从治理公款消费开始,官风影响民风,公款消费遏制住了,民间的人情消费便容易回归理性、健康、适度。行贿受贿不是人情消费,正常的人情消费也要节俭、文明、注重情义。“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个端午节及以后的日常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这样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