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中纪委日前决定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清退所收受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安徽日报:“清卡”行动的标志性意义

黄永礼
2013年06月05日14:14   来源:安徽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本是商业营销手段的会员卡,如今越来越被异化,承载起隐秘的利益输送。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收受会员卡具有普遍性,持卡消费也成为一种身份象征,不仅享受优惠、打折,甚至全程免费。日甚一日的收受会员卡之风,助长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成为一种新型的腐败形式。

针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会员卡虽小,折射的却是作风大问题。无论单位还是个人,送卡都有其动机和目的。会员卡、购物卡之类的消费,由于不涉及直接的现金交易,容易给收受者造成“收卡不算受贿”的错觉,导致会员卡长期处于“灰色地带”,明知其有设租、寻租的可能,却奈何不得。媒体报道,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光高尔夫会员卡一项,花费就达百万元。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作为反腐倡廉、作风建设的主抓部门,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在转作风、正纪律上做出表率,才能理直气壮地履行好职责,执好纪、把好关、问好责。 “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中纪委果断“亮剑”,拿会员卡开刀,是主动“打铁”、自我健身、自我净化的表现,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只有在反腐败和作风建设上把自己摆进去,监督别人才更有底气,更加理直气壮。

“八项规定”实施后,高档酒店内的大吃大喝现象越来越少,而闹中取静的公园、风景优美的郊外,许多会所的生意异常火爆起来。这些需要办理“会员卡”的隐秘高端消费场所,成为躲避监督的“新宠”,隐秘易操作、携带方便的会员卡、消费卡,逐渐成为滋生腐败的 “隐形通道”。 “清卡”行动,无疑是对这种行为的当头棒喝。

“清卡”行动体现了作风建设的持续跟进。改进作风是一项长期任务,唯有经常抓、长期抓,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才能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政骨干队伍,真正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通过“打铁”做到“自身硬”,则是一项贯穿始终的硬任务。 “清卡”虽然事小,但意义重大,它从小处着眼,从百姓关心的身边事出发,发现一个解决一个,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举乃是改进作风的一个“升级版”。

会员卡腐败,隐蔽性强,治理难度大。凡有公权力之处,皆有可能出现会员卡的身影,还有各式各样的卡在悄无声息地“潜伏”。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全体成员一体遵守。始于纪检干部的清理行动,只是开了个头,算是“前奏曲”,有必要扩展到各级领导干部,推而广之到每一个公权机关、每一个公职人员。

不难想像,触碰利益的“清卡”行动一定会遇到各种阻力。依靠“自我净化”会有效果,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监管,落实好各类“会员卡”的购买、使用实名登记制度,防患于未然;不断织密“笼子”,让各种隐性腐败无法得逞。而从根本上来看,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完善监督体系,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会员卡腐败”才会“见光死”,各种“腐败升级版”才能无处藏身。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