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天津日报: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 九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
2013年06月02日10:24   来源:天津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一蕴含“以人为本”思想的论述,既是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接力奋斗、推动民生持续改善的行动指南。

  正如发展没有止境,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不存在完成时。发展进程中的每一级新台阶,人民群众的每一个新期待,都是对民生工作新的要求和检验。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民生工作的重点环节,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和期盼解决的问题,抓准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总书记在津期间,专门考察了就业问题并发表重要讲话。就业关乎发展也关乎民生,关乎每位劳动者也关乎全社会,从这个角度讲,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抓紧抓好。今年以来,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就业难与招工难的问题并存,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些情况,有针对性地拿出举措,就会起到有的放矢、通渠引水的作用。从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降低就业门槛、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到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的办法拉动就业需求;从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功能为群众广开就业门路,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营造促进就业的良好环境……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我们就一定能够因势利导,将这项工作抓出成效。

  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发展的眼光和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突破瓶颈。当前,就是要落实好增加群众收入的各项措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搭建覆盖基本民生的安全网,促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真心实意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大胆探索有益实践,充分运用改革红利,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比如,在民心工程实施中,要多研究如何引入市场机制,破除“玻璃门”、“弹簧门”,通过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理,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比如,在处理好当前可承受与未来可持续关系方面,要坚持统筹协调,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把“党政想干”与“群众想要”的更好地统一起来,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赞誉。

(责编:李放、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