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羊城晚报:学校食堂也要对“内鬼”进行设防

吴应海
2013年06月01日19:19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012年12月18日,长沙学院27名学生在学院第三食堂桂林米粉店吃完早餐后,出现腹泻等症状。当时,经过警方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锁定为在学院第三食堂经营津市牛肉粉店的王志(化名),因为与学院物业公司有纠纷,王志在12月18日凌晨趁人不备,在桂林米粉店汤料锅中投放巴豆,以达到报复物业公司、同时挤走食堂内的同行桂林米粉店的目的。(《潇湘晨报》5月31日)

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学校食堂应该是监管重地,一点意外也不能出。可这则新闻告诉我们,作案者竟然能“趁人不备”,非常轻松的完成了投毒。试想,如果他投下的不是少量的生巴豆,而是其它有毒物品,那将如何是好?

那么,作案者为何能在戒备森严的大学食堂里实施投毒呢?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最重要一条是,作案者本身就是食堂内的经营者,属于内部人员,正因为有了这层身份,他进出食堂才变得非常自如,才没有引起他人的怀疑,也才能瞅准空隙,成功实施了投毒。试想,如果是一个外人,他还能这样如入无人之境吗?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视,相关学校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措施绝对大部分都是针对“外鬼”的,对“内鬼”的设防存在明显缺陷,甚至是不设防。正常情况下,学校食堂内部工作人员肯定是不会向学生下毒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恶性案件就一定不会发生,特别是高校食堂,多家餐店同时经营,存在着很强的竞争,有可能发生“竞争性”、“报复性”投毒,以打败对手,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赚取更多的利润。因此,食堂安全同样应对“内鬼”设防,而且防范的级别不能低。否则,一旦出事,那十有八九要出大事。

“外鬼”易防“内鬼”难挡,在此,我们呼吁所有学校,特别是那种由各个餐饮单位入场提供服务的大学食堂,一定要绷紧安全弦,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管,防止有人暗中使坏。同时要提醒所有经营者,对身边的熟人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给犯罪分子以任何下手的机会。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