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网:房产税拿“增量”开刀,避让既得利益?

2013年05月31日08:56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媒体关于房产税的敲打和探听这些天一直没有停过。由于发改委出台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里只有“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的字样,并无后续解读,故而关于房产税试点的扩增城市、起征面积、税率和改革方向,只能在新闻的信息拼图中慢慢勾描。

从增量开始还是向存量开刀,无疑是关于房产税争论的核心问题。在某个意义上讲,这甚至是决定此项改革性质和方向的部分。在各种“权威人士”、“接近政府人士”、专家的轮番推测之后,舆论先于主管部门宣告了结论——房产税确定向增量开刀,而此前试点的上海会成为下一轮改革的模板。

仅向增量开刀,看来改革在起跑线上的打算就是来散散步。征收房产税的目的不外乎两个,短期目的是控稳房地产市场,抑制囤房炒房;长期目的则是按照通行的国际经验增加地方税源,使地方政府逐渐和土地财政相剥离。从大方向看,前者是止沸,后者是抽薪,都能起到使房价降温趋冷的作用。仅拿增量做做文章,既不足以调控市场,更不足以产生大额税源,而且一开始就在公平性上打了折扣。

过去十年间,仅房地产一项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峻的贫富分化,使阶层板结恶化到难以逆转的境地。十年房产暴利放大了权贵资产阶级的财富和资源,使这个规模不小的阶层成为了胃口更大的食利者,并产生了一种利用各种社会政策保护自身利益的巨大力量。在最佳炒房期已经过去、市场转向刚需的当下,针对增量征税不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会给人留下改革避让甚至默认既得利益的印象。

不独征收房产税,近几年来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改革或多或少都让人有类似的观感。去年年底,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还未出台,就有风声先放出:改革应在“提低”上做文章,“控高”还需从长计议。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改革方案最后落地为《关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意见》,并随着政府换届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高调启动到低调收尾,改革背后的深水博弈昭然若揭。

断断续续试点了六七年之久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也因今年年初广东的加盟而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只是,就目前国情而言,其大面积铺开、从上至下推行的目标必然遥遥无期,从“新增公务员开始”、建立申报制特区的思路正带着改革小心翼翼地绕着地雷缓行。

与二者相类,房产税的增量存量之争,也是从一个小切口展现了中国改革的增量存量之争。而房产税拿增量开刀,说到底是近些年改革方法论的体现。不错,渐进是中国改革最大的经验,但渐进式改革不应被异化为绕着既得利益走的改革,不应被解释为默认、维护现有利益结构的改革。一旦这种趋势明朗化,改革将会有被某些阶层绑架的危险,而其取得效果也会边缘化。

衣不蔽体的情况下还在领子上绣花——一旦增量改革效果予人以这样的印象,公众对下一轮改革的热情将会慢慢流失。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责编:方蕊娟、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