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下跪劝学报道出来后,批评声不绝于耳,但我觉得,对下跪的校长进行批评有失公平。因为批评者是基于全国中小学生教育的一般环境,而没有考虑到特殊的个案。
现在的农村,稍微有点钱的和大小当个官的人,他们的孩子几乎都没有在农村上学,毫不夸张地说,留在农村上学的“好苗”并不多。不得不说的是,在农村上学的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一般都是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爷爷奶奶不但辅导不了孙辈们的学习,还会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正因如此,那些留守儿童们的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虽然那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很多农村学校的老师一般对学生的教育都不是很上心。因为学生与教师如果发生矛盾、纠纷,不管是事情的起因如何,社会舆论往往把责任一股脑推到教师的头上。面对这样的困境,很多学校和老师都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相比之下,作为校长的杨文军没有放弃这些学生,反而积极探索积极尝试,这种态度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由于农村留守的学生已形成了贪玩、孤傲的习惯,传统的教育方法,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很难奏效。杨公庙学校七成左右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要让他们改变,就必须另辟蹊径。俗话说:“响鼓还需重锤敲”,校长在全体学生面前下跪并流泪劝学,对那些留守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这也正是学生们在事后自惭形秽,收敛乖张行为,努力学习的原因。
作为校长,他岂能不知“男儿膝下有黄金”,尤其是下跪还意味着丢失尊严。可见,校长杨文军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孩子的成长看得比自己的身份更重要。这种价值排序,足以说明其工作责任心之强。
虽然这样的方式不具有推广价值,但是,校长下跪这样的良苦用心,还是应该给予掌声的。如果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下跪劝学的责任心,教育何愁不发展?学生何愁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