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武汉武昌区婚姻登记中心登记员熊玲获得江城“最美红娘”金奖。从事婚姻登记工作9年多来,熊玲见证了3万多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还用“打印机坏了”等善意谎言,让500多对夫妇取消了离婚申请。(见5月21日《人民日报》)
一个原本带有人情味的故事,众人却褒贬不一:有人说她善解人意、将心比心地为当事人着想,用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和睦作出了贡献;有人则对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擅自设槛、编造谎言等行为表示不满。
对指责,“最美红娘”也许会感到有点儿冤。时下,一些婚姻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会变得不堪一击,“离婚”往往只是生活琐事引发的一个误会、几句争吵之后的冲动决定,年轻夫妻闪婚闪离的事件更不在少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婚姻登记员,熊玲一直践行着“宁拆百座庙,不毁一桩婚”的工作哲学,虽然婚姻登记员的职责不包括调解离婚,但熊玲总是在处理离婚登记时多询问一句,而非一副“爱离不离、只管登记”的傲慢姿态。揆诸现实,多少机构的办事人员是以“完成”而非“做好”的目标和追求来对待工作?
放眼社会,一些特殊职业,如婚姻登记员、婚庆策划师、医生护士、殡葬业工作人员等,他们工作和服务的对象,往往是一些处在特殊阶段、有着特殊需求的人,这也让他们的工作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从而更需要他们在工作时多些察言观色、体恤询问的细致和贴心。
当然,善意的初衷如果不以“打印机坏了”、“网络故障”等谎言来实现,或许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因为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可能让服务对象对相关部门产生“工作不力”的负面印象,且人家若真要离,下次还得来。“善意的谎言”不如直白的好言相劝。
很多时候,在程式化的制度之下,我们需要更为人性、灵活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