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西安两所高校的3名研究生打出了“研究生烤鱿鱼”的招牌卖起烧烤,引起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大学生择业观的理性改变;反对者则表示浪费了教育资源,也有人认为3人是在作秀。
且不论3个小伙子会不会成功,今后的职业选择是何方向,单就这份执着于创业的勇气,就值得我们鼓一回掌,赞一声“了不起”!为什么?勤工俭学,为家庭减轻负担,了不起;勇于实践,积累经验,了不起;自主创业,为社会创富,实现自我价值,更了不起。
我们中国人做事情总喜欢一味求稳,这样做固然可以避免犯错,但也容易使人固步自封、不敢尝试。所以,我们总是缺乏创业的激情与勇气。这种思维在我们的择业观上反映尤其显著。近些年,大学生毕业后首选的职业往往为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国企员工。其中,尤以公务员最受青年青睐,从不断攀升的报考人数便可见一斑。2012年春季公务员考试,全国约有114万考生赴考,今年,这个数字是230万人。
青年人是社会的栋梁、创意的源泉、创富的主力,本当活跃于创业的战场,为梦想而奋斗,在广阔天地中闯出一番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我们的青年却专注于追求一份在三尺案头劳碌一生的工作,确实令人惋惜。多年来,我们总在追问,为什么中国难以产生如微软、谷歌、苹果这样的一流公司?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一流人才,我们未来的比尔·盖茨、谢尔盖·布林、 史蒂夫·乔布斯,并没有时间、激情和勇气,投身于创业这件事,而是在各种考试中、案头工作中消磨自己的青春,这实在令人扼腕。
诚然,我们的国家当下还缺乏创业的良好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年就要扼杀自己的梦想。回望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程,很多创业者正是怀揣梦想,毅然放弃稳定的工作,投身于未知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柳传志、张瑞敏,均是其中的代表者。他们都是业界响当当的人物,这正得益于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个人的不懈努力。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近700万人,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在这700万人中,能不能多一些冲破传统择业观的藩篱,走上创业道路,为梦想而奋斗,为实现个人价值奋斗的青年呢?其实,研究生烤鱿鱼只是表象,其本质正是对传统择业观的扬弃。当下,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要在他们中树立全新的择业观,用社会的包容与进步,为他们增添创业的勇气;打造自主创业的平台,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今天的创业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业界领袖,也许,这其中就隐藏着我们未来的盖茨、布林、乔布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