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检察日报:“一律在机关食堂”还需破除食堂“机关”

周稀银
2013年05月15日14:28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方面透露,该部机关严控公用经费支出,要求干部出差住宿一律安排在党政机关定点宾馆,一切公务接待活动由办公厅归口管理,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或内部招待所节俭安排(5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就一定等于节俭吗?答案显然是令人怀疑的。只要一天不破除食堂的“机关”,类似机关食堂里的公款挥霍和铺张浪费就依然存在,可谓是看上去很美,实际效果却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可能还会“反误了节俭的真正使命”。

不少机关食堂其实并不像其名字这样简陋。目前,一些机关食堂能够承担礼仪服务、外事服务、高档宴席、大型会议接待等高档次的服务。而就在上上下下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行动中,不少单位也不得不将公务接待的战场转至内部食堂,而由此掀起的突击装修、对外承包之风很盛,甚至有的食堂还用上了迎宾小姐,其接待规格和形式与星级酒店不相上下,自然其接待标准和支出费用并不见真正减少和降低多少。

单位内部食堂的“机关”在哪儿?除了我们上述所说的规格规模沿袭了大酒店的豪华奢靡之风外,其最大的“机关”是让超规格公务接待隐蔽化和合法化。在外面的大酒店接待兴师动众极易被曝光,但在机关食堂就大不一样了,完全可以以工作为名直接从办公室、会议室“顺道”进入食堂就餐,因为这些接待的需要,其安排的场所虽在食堂,但却又完全与职工食堂严格区分开来,即使是内部职工在食堂就餐,几乎也看不到领导们在哪个房间就餐,其就餐标准又是什么。正因为其安全系数极高,也就为继续大吃大喝提供了便利。

机关食堂的另一个“机关”,是账目从不见底和公开,内部人员负责的食堂都难以做到月清月结并对外公开,就别说那些打着外包名义的机关食堂了,相应的账目几乎就是一笔糊涂账,甚至连食堂管理人员都说不清,外人欲想摸清底细何其难?加上还有一般工作人员每天就餐发生的收支,以及有些单位将其他福利变相地摊到食堂列支,机关食堂的大账真的就是“机关重重”,特别是在领导也不希望见底透明的情形下,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也就变得更加不清不白了。

公开三公经费是治理“餐桌上腐败”的关键措施,而要保证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的“纯洁性”,只有破除机关食堂的“重重机关”,即祛除豪华装修,拆掉较为隐蔽的过道、幕墙和暗房,无论是什么接待一律都安排在食堂大厅位置,能让职工看到领导们就餐的人数和规格。然后按月、按季或每半年公示一次机关食堂的账目,单独列支公务接待的食堂费用,并与大的三公经费公开相衔接。当机关食堂的神秘、封闭的“机关”被破除,公务接待用餐“一律在机关食堂”才能真正达到节俭之功效。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