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长沙晚报:缓解打车难不能靠“打劫”乘客

陈小二
2013年05月09日14:21   来源:长沙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5月7日,北京市出租汽车调价听证方案公布。两套方案均将起步价由现行的10元调到13元,每公里计程价格一个方案提高到2.3元,一个方案提高到2.6元。同时,上调高峰时段低速等候费、预约叫车服务费,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机制更为灵活。两个方案都没有触动此前最受争议的“份子钱”。(5月8日《人民日报》)

在公众眼里,北京此次出租车“调价听证会”无疑又会沦为一次“涨价听证会”。因为两套听证方案,均是涨价方案,无论你是选A也好,选B也好,都难逃涨价的宿命。

方案公布之后,北京市发改委同时表示,“涨价的所有费用全部归司机”,表面上看来,这会增加司机收入,缓解乘客打车难。细一分析,则不尽然。

首先,北京“打车难”不是因为乘客太多造成的,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出租车公司的垄断经营,在于对出租车的数量控制与价格管制上。若不从根本问题“开药方”,反而“打劫”乘客,怎能做到药到病除? 其次,出租车涨价之后,到底司机能不能增加收入这还很难说。涨价之后,诸多乘客可能因为车费太贵而不再经常性打车,或者选择买车。客源减少,再加上高峰时期堵车,打车可能更难,司机的收入很可能不升反降。

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大家盼望的是能降低“份子钱”——这也是出租车行业经营垄断权的最直接体现。目前,京城出租车“份子钱”之高,已经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有司机曾给媒体记者算过一笔账,如今在北京开出租车,开“单班”的师傅——也就是自己干,每个月上交给公司的“份子钱”约为5157元;跑“双班”的师傅——即两人“合跑”,上交的“份子钱”约为8280元。正是这笔钱,抬高了乘客的出租车费用,削弱了司机的劳动积极性。但这一切负能量,最终都要由乘客埋单,乘客是不是也太亏了?

出租车行业打车难、打车贵的现象,几乎是全国各大城市的通病。人们期望,北京此次价格听证能对固若金汤的“份子钱”有所触动,从而在全国引发连锁反应。可现在看来,不破除出租车公司的经营垄断权,不放开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不增加出租车的数量,这一切都不过是奢望。

(责编:吴斌、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