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地市民集体签名挽留调任市长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市民挽留老市长,其中一个原因是担心“新官不理旧事”,一些正在建设的市政工程会半途而废。群众的这种担心,并非完全多余。
集中换届后,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上任后,都能够当好“接棒手”,持续推进事业发展。然而,也有少数干部为显示个人政绩,对前任留下的工作,不问是否可行,统统弃之一边,重打锣鼓另开张,忙于出“新思路”、提“新口号”,急于烧“三把火”、踢“头三脚”。一任领导一套规划,换届班子换张蓝图。“李县长挖,张县长填,王县长来了重起炉”。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讽刺为“翻烧饼”。归根结底,这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怪。
新进班子的干部,希望在新岗位上干出新成绩,想在任期内干成几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大事,出发点是好的,心情可以理解。不吃老本,勇创新业,也是负责任、敢担当、有进取心的表现。但是也要认识到,党的事业是接续发展的,是一个长期接力、不懈追求的过程,很多工作不可能短期、当任见效,而是有赖于长期、数任实干,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新官上任要勇于创新,也要甘于抓未成之事,做铺垫性工作,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干好打基础、利长远之事,也是出政绩,甚至是最大的政绩。不搞“翻烧饼”,就是减少折腾,减少损失,减少怨骂。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之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这是建功立业必须打牢的思想基础。新官上任,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历史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尤其是老百姓在想什么、急什么、盼什么,科学民主决策,理清发展思路,发挥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要辩证分析前任工作的得失成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前任开创的好思路、好举措,要继续保持、一以贯之;对前任遗留下来的棘手问题,要尽力解决,不能不问不管。要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上,这样创造的政绩才能为老百姓所认可,为后人所铭记。山西省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右玉实际出发,60多年来瞄准一张蓝图、一个目标,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使昔日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变成树木成荫、山清水秀的生态绿洲。右玉县委书记们的政绩能够写在山川大地,印在百姓心底,正是因为他们践行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保证。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既要看“显绩”,又看“潜绩”;既要看经济指标,又看民生民情;既要看发展现状,又看发展后劲。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各级领导和组织部门要格外关注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多加留意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为自己升迁铺路的干部,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古语云:政如农功。为官干事就像种庄稼,不能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很少有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埋头苦干、锲而不舍,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