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画
山东潍坊姜农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遭曝光。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心知肚明,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他们自己根本不吃。当地出产的生姜分出口姜和内销姜两种。因为外商对农药残留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出口基地的姜都不使用高毒农药。与出口姜的严格管理不同,内销姜对农药残留实行的是抽查制度,一年抽查不了几次,无论是做内销姜生意的姜贩还是农户,对这种抽查都不太担心(5月6日《新京报》)。
为什么毒生姜不出口?不是因为姜农善待外宾歧视同胞,而是因为毒生姜根本通不过国外的农药残留检测,使用剧毒农药即使能增产也是白增产,非但不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还会蒙受损失;相反,国内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的抽查制度一年也抽查不了几次,而且检测都是自己送样品,只要找几斤合格的姜送去检验,就可以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在暴利的驱使下,缺少监管兜底的市场,廉价的良知根本无法生存。
国家质检总局的官员曾经说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所以食品生产企业当前应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毒生姜不出口只内销的事实,却无比准确地告诉我们,安全的食品首先必须监管出来,以此兜底然后才可能生产出来。因为,文明的制度约束人性,落后的制度放纵人性。暴利诱惑之下的人性弱点总是趋同的,所以跨国企业在中国同样频出质量问题,而中国出口欧美食品的合格率却接近100%。
因为监管不严,因为质检不力,因为标准低下,因为寻租交易,我们规模世界第一的庞大消费市场,非但没能为消费者赢来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和高尊重,相反却成为国外劣质商品的倾销洼地以及国产毒生姜们的“易粪”主场。这都是因为什么?这都是拜谁所赐?答案再清楚不过。
国人没有一个更强大的适合试毒的胃,国人承担的税负并不比他人更少,国人更不低人一等,只配吃有毒有害的劣质食品!毒生姜不出口只内销,与其说是对国内消费者的歧视,不如说是对国内监管者的藐视。
老鼠多固然是老鼠的问题,但同样是猫的问题。猫不会捉老鼠,老鼠岂能不多?有什么样的标准、有什么样的监管,就有什么样的食品、什么样的市场,这原本是基本的规律。毒生姜不出口只内销,在消费者看来固然悲哀透顶,对监管者而言,则必须进行问责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