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说“孝”

王涛
2013年05月01日12:15   来源:湖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代炎黄子孙最为认同推崇的道德行为准则。崇尚孝道,见贤思齐,在人民群众中历久不衰。许多诗文、戏曲、故事广为传颂,妇孺皆知。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元人郭居敬编辑的《二十四孝》。自己吃野菜,但却百里负米侍奉双亲的孔门弟子子路;身穿芦花做的“棉衣”,挨冻受屈,却跪求父亲饶恕继母的闵子骞;侍病母衣不解带,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父亲夏扇枕、冬温衾的黄香;身居高官仍奉母至孝,每晚亲为母亲洗涤便器的宋朝文人黄庭坚等等,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今天我们讲孝,就要善事父母。羔羊能跪乳、乌鸦尚反哺,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能指望他爱人民、爱祖国、重事业、重友情吗?至于怎样才算孝,一千人有一千个答案。笔者以为:孝是爱心,不能做给人看,也别等人给你评分;孝是自愿,不怨天尤人,不横攀竖比;孝是宽容,宽容父母的固执、落伍、不“场面”、犯错误;孝是父母贴身的棉袄、可口的饭菜;孝是老人生日的祝福、寒夜的问候;孝是倾听唠叨的耐心,久病床前的笑脸;孝是你胸佩红花的照片和寄回家中的立功喜报……

  今天我们讲孝,就要变“小孝”为“大孝”。由孝敬自己的老人,到尊敬别的老人,到热爱人民,报效祖国,这是孝的延伸、递进和升华。

  今天我们讲孝,就要本分做人,成就事业。为人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努力成就一番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站在前人肩膀上并超越他们,是应当大力发扬的。唯其如此,社会才能不断前进,我们才算父母的孝子、民族的孝子。

(责编:秦华、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