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诸如“中国红十字会要求台湾红十字组织先花500万买路钱才能进灾区援助”、“红会工作人员买1万块钱的东西,要求开5万元发票”等谣诼不断、以讹传讹的信息,在芦山地震后募集救灾善款的紧要当口,中国红十字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慈善因为和道德相关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一旦有一点瑕疵,就会被无限放大。再加上无风不起浪,“郭美美事件”等的疑团在公众心头萦绕不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种质疑、批评和不信任都有其合理性。
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王永说,如果中国红会真的倒下,那将是每个人的损失。此言非虚,来看一组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数据:全国有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82847个基层组织,2026万会员。
红十字会拥有的庞大力量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央视评论所言,在近年来的历次重大自然灾害救援中,红十字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千上万朴实的灾区群众,平时并不知晓互联网上对红十字会的讨伐,而此时,却大都认识那个鲜艳的红十字标志。他们对红十字的朴素信任,并未失去。所以,此时的红十字会遭遇“失血”,对救灾大局来说,并非好消息。
防止红会信任危机继续恶化,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形象应“动人以行不以言”,主动了解公众需求、期待,接受公众质询和批评。尤其在信息化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必须把每一笔善款的来龙去脉准确无误地公之于众。
重塑形象,事关红会自身发展,更事关国家慈善事业。诚如媒体所言,大灾之际捐出善款者,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无论是千万元还是一元,都愿意把绵薄之力,托付到可靠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