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平时自己不舒服,战时才能让敌人不舒服;只有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打仗才能让敌人过不去。
有这么个典故:列子表演射箭,手持良弓拉满箭弦,胳膊上放了满满一碗水,没等大家看清楚就“嗖嗖”两箭全中靶心,那碗水却纹丝不动。箭术之妙,技惊四座。
然而有个叫伯昏无人的智者观后却说:“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意思是说,你为了射箭技巧而射箭,并未考虑打仗等特殊环境的影响,境界并不高明啊。很不服气的列子被带到悬崖边上,面对险境他吓得浑身流汗,趴在地上连箭都射不出去。
列子射箭的典故意味深长,道理却不言自明:练为战,不为看。打仗不是表演,训练不是排练。不把训练当打仗,战场就要吃败仗;不把平时当战时,遇敌必会心发慌。训练环境决定战场表现,训练作风决定战争结局。练为看、练为考,打起仗来就会吃大亏。
“练兵若难,进军就易;练兵若易,进军就难。”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今天训练不求实,明天战场尝败绩。历史上,身无战胜之艺、心无打仗之志的军队在战场上一触即溃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反,那些凭借在战争前设置逼真的战斗场景瞄准对手训练的军队,打赢常是轻而易举。
严训是打赢的唯一途径,实力是战胜的不二法门。只有平时不舒服,战时才能让敌人不舒服;只有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打仗才能让敌人过不去。如果训练中怕吃苦、图舒服,战场上就可能吃不消、打不赢。训练如果不动真的、去虚的、批假的,不能以实战的标尺来衡量,就不会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勇气和底气。
“也许你对战争毫无兴趣,但是战争对你兴趣正浓。”训练场上,不从严就是失职,不前瞻就是倒退。只有想打仗、敢打仗,在训练中磨练打仗的技能,才能比敌人更强,才能保卫国土,守护和平。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