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时间,行程1000多公里,翻山越岭,走村进厂……连日来,梅州市组织考察组对公推遴选出的12名县处级党政副职人选差额考察对象——清一色镇委书记进行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考察组边走边看边问,认真、深入、具体、感性了解每一名考察对象在基层的表现情况,为在基层选出“千里马”提供了重要的考量依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导向。对此,各地已经进行了多种有益探索,基层“选马”逐渐成为一种制度自觉,这既是基层干部之幸,也是官场生态之福,对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基层“选马”,自古有之。唐代名相张九龄说过:“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说的就是古代为官者应来自基层。基层“选马”无疑是必要的,但最终选出的是“好马”还是“劣马”,取决于选“马”的方式方法——是听信一面之词、潜规则式选马,还是深入基层考察、用事实说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从这个意义上讲,梅州在坚持从基层选拔干部导向的基础上,将实地考察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真真正正走进基层干部工作所在地,用看得见的事实验证考察对象的综合能力、群众基础、工作亮点等,不啻为对基层“选马”理念的最好践行。用这种办法选拔出来的干部,更能得民心、顺民意,对基层干部起到良好的激励带动作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务之急。梅州注重深入基层实地考察,认认真真做调查,明明白白选干部的做法,应对各地有所启发。只有让基层“选马”真正回归基层,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制度设计的初衷,选出基层真正的“千里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