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湖北日报:志愿者可以撤离志愿精神应该留下

李劭强
2013年04月24日15:50   来源:湖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地震第三天,灾区秩序逐渐恢复,但卫生状况堪忧。部分志愿者响应号召已主动撤离:“帮不上什么忙,也没地方睡。”来自长沙的志愿者蔡镇业从微博上获悉,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暂不自行前往灾区,他决定撤回。

志愿者们正在撤离,地震报道也在降温,但地震带来的影响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政府救援继续发力时,志愿精神也应该留下来。

志愿精神并不仅仅表现在留在灾区赈灾上,贡献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是一份诚意的表达,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当地震刚发生时,人们容易被惨烈的灾情而震动,但一段时间后,人们就容易忽视灾区的生存状态,回归到自己正常生活中。可是对于灾区而言,走出灾难和心理修复仍然是异常艰难。这时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让灾民们知道他们未被遗忘。

此外,如果人们只是在地震来临时才爱心满溢,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对旁人的困难袖手旁观,公交车上不让座,老人摔倒不敢扶……我们更应该将志愿精神留存下来,留存到普通的生活中。

志愿精神的实质是对公共生活的参与。这种参与可能是需要时机的,比如地震这样的灾难,更容易激发人们的爱心和志愿精神,更会让人感觉到个体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但志愿者并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称谓,只要在别人需求帮助时,能够挺身而出,这样的人就是志愿者。

志愿者以及公益组织,民间组织,是弥合社会裂痕,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精神的直接力量。志愿精神应当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同舟共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只有将志愿精神传递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的志愿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