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华短评:大灾面前一丝不苟精神弥足珍贵

贾永、李宣良
2013年04月23日16:1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当生命的救援逼近黄金72小时,在地震灾区,有一种精神显得弥足珍贵——这,就是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灾区采访,我们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为了不让抢救下的生命留下遗憾,医学专家们对救治方案改了又改,争得面红耳赤;为了不漏一村一人,军地救援队进村入户,昼夜展开地毯式搜查;为了预防大灾之后可能发生的疫情,防疫人员对废墟进行认真消毒,不留死角。

一丝不苟的背后,是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是工作的精益求精,是对事业的极端负责,是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忱。加强作风建设,需要倡导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平时工作中,存在着太多的粗心大意、太多的马马虎虎和太多的敷衍应付。食品药品问题不断,桥路垮塌时有所闻,医疗事故层出不穷,失实报道屡见不鲜……就是在芦山地震灾区,也有不少2008年汶川地震后建造的学校、医院成了危房。纵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最重要的还是缺少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一丝不苟,是一种敬业精神,是一种务实作风,更是一种科学态度,它构成了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超越梦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同样,此次芦山抗震救灾之所以高效有序,稳步推进,靠的同样是这样一种精神。

此时,面对灾难一丝不苟,显得弥足珍贵;彼时,我们更要时刻保持和发扬这种精神。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