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经济日报:改披平民衣 走秀不走心

张 忱
2013年04月20日13:19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当《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一类的平民选秀已经不再新鲜,明星们就纷纷卸下华丽行头,改披平民外衣,带着“青涩”味道涌入各种秀场。

一周前,过气歌星重返前台的《我是歌手》刚刚落幕,几线名人仍在《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苦练“跳水”,一众现役和退役的红人又变身舞蹈学员,搭班专业舞者在《舞出我人生》上大跳热舞,着实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

最吸引人的,不是明星们的技术,而是他们展示的“平民相”。观众们发现,歌手、主持学跳舞,也不过菜鸟数枚,模特、笑星搞跳水,亦尽显新手青涩。明星们不仅在水池里卸下了浓妆艳抹,在舞池里失却了前呼后拥,还卸下了高高在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架子。无论跳舞还是跳水,明星们都模仿着草根平民,从头学起:经历拉伸跳跃之难,饱受横拍水面之苦,不顾腰背眼耳之痛,难掩臂膀手足之疾。无论是过关还是复活,过气歌手们为一展歌喉,都历经奔波之劳顿,候场之漫漫,评语之尖刻,结局之残酷。真可谓人生甘苦,一夕尝遍,玩命受虐,全盘皆收。这些劳什子节目,让观众们觉得,无论换个行当,还是重返前台,明星们也和草根一样,白纸一张,从基层走起,同样有苦有乐,有笑有泪,享多么大的风光,就受多么大的伤。这种明星变平民的代入感,直让观众们忍了不少广告。

可细一看,这平民感也没那么真实,真人是来了,秀的时候还都带着装饰。不用说跳水池里的面庞都“略施粉黛”,也不用说蒙太奇式的节目剪接,更不用说乐队、指挥、和声都是有名有姓,就连那某节目公布出来的机位数量,也都布满了电视台的潜台词:我们可下血本了,从买版权到做后期,老贵了。纷纷来秀的明星们,也都揣着自己的小算盘。从半老徐娘,到颓唐才男,都顶着梦想的名,喊着“坚持”的号子,想的都是在退休之前拼一把。赢了,即似苏珊大妈名利双收,不仅身价暴涨,还再次确认粉丝的观念:偶像总要老去,红紫终变淡粉,可老歌不死,唱功依然;输了,也落个勇敢展现真我:我走我的歌路,我扎我的猛子,我玩我的大跳,让别人评去吧。就是第二天上不了娱乐头条,也纯当玩了场真心话大冒险,在娱乐圈,这算个啥呀。

说到真心话大冒险,突然想说几句关于评委的话了。一周的娱乐节目看下来,真是觉得秀场多了,什么样的评委都有。有风趣幽默的,有严肃专业的,有尖锐刻薄的,也有为与女星搭讪不惜出乖露丑的。有了花样繁多的评委和点评,观众的娱乐角度就更多了,不仅可以业余欣赏,还可以专业挑剔,既能宣泄和排遣,又得了优越感和快慰,哪一段节目闷了刚要换台,冷不丁评委就来段脱口秀。评委们不再是陪衬,越来越反客为主,只要明星们一忙活完,秀场就是评委们的了。蓦然回首,发现节目播完,评委们也红了。君不见,去年的一档节目,有一半的评委还上了久违的春晚呢。

谷建芬这两天说,如今的电视节目依靠着大排场、大制作、大投入,形式感一流,但真正能打动人的却越来越少。“哪儿都走,就是不走心”。谷老师也太认真了,都是秀,走什么心呢?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