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四川日报评论员:“老乡”离“小康”有多远

梅松武
2013年04月18日16:54   来源:四川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的这个观点,进一步增强了我们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三农”不稳,天下难“安”;“老乡”不富,小康难“全”。现在的问题是,党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大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找准“老乡”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做大做强做长农民增收这块“短板”。就四川而言,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也有一个“夯实底部基础”的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和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离“小康”有多远?

到田边地头看一看,向农民调查增收的难题,你会发现“三农”问题的根源所在。农村人口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使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进,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大多数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一旦遇到“天灾”或市场变化,往往歉收、减收甚至颗粒无收。在四川,近年来自然灾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地震、旱灾、洪灾、雨雪冰冻、病虫害等灾害接连不断,“谷贱伤农”、“猪贱伤农”、“果贱伤农”的市场风险循环发生,因灾致贫、因病返贫不是个别现象,农民增收、扶贫攻坚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是,随着粮食“九连增”,农产品收购价格已经不断提高,农业直补政策也得到落实,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绝对值仍然落后于城市居民。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同步实现“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我们的“老乡”面临着多么严峻的困难!从长远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超越农业和农村的视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关键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到街头巷尾看一看,与农民工交流城市就业的艰辛,你会更加清楚地看到“农民转市民”的困难所在。在成都,在四川,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上,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已经达到极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才能实现自己的“小康梦”。这就是眼下看到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当前,令“老乡”感到困惑的是,多数城市对农民工就业设置了重重障碍,农民工就业多数集中在累、脏、苦、差、险等行业。同时,与就业相伴的居住困难、社会保障缺位、就业不稳定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农民工。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民工在城镇的住房,52%为用人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47%为租住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或城市近郊区的农民住房,自购住房的比重不足1%,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农民工比重不足3%。由此可见,“农民转市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保障农民权益等问题,也与“老乡”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越来越关心和追求自身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例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自留地的财产化及依法保护;在子女教育、户籍管理、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参与社会活动等许多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如此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老乡”奔小康,关键在哪里?从全国看四川,关键在增收,关键在就业,关键在城乡统筹,关键在“四化”同步。这是我们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 “底部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舍此“关键”,别无选择!

(责编:吴斌、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