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已五月有余,各地公款吃喝乱象得到明显遏制。不过,中国青年报发布调查报告称,有91.4%的受访者担心公款吃喝之风大面积回潮,其中75.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心”。
民众的担心,既是基于身边见闻,也是基于过往经验。前段时间,长江刀鱼价格跳水、湘鄂情生意遇冷、西湖龙井降价三成等新闻,给人们的印象是公款吃喝已大大收敛。这应该是真实的,中央惩治公款消费乱象的政令,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长期坚持必然能收到实效;但同样真实的是,作风问题积弊已久,政府等部门可自由支配的“公款”也太多,公款吃喝“潜伏”不止,只要政令稍有松懈,公开“回潮”也非杞人忧天。
正因为如此,前不久,刘云山同志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拿出管用有效的措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作风,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转作风不能“虚晃一枪”。
这些话,那些对转作风仍抱有观望心理的人应该听进去,也给广大民众监督转作风鼓了劲、壮了胆。民众的担忧之心,也传递出监督之愿。
建立有效的制度渠道,让民众的亿万双眼睛盯紧各地各部门转作风,将形成上下结合、同心倒逼的效果,或可有效抑制公款吃喝风回潮。
当然,作风难改的根源,其实是政府职能转变未到位。建立服务型政府,让公权力回归“公仆”的本质,哪还有“仆人”白吃白喝主人的理?同时,捂紧公家的“钱袋子”,管好预算,才能对公款吃喝釜底抽薪。
“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一些政府部门在官场新风的威慑下,确实比过去有所收敛,但要想政府过“紧日子”成为常态,就不能止于公款消费遇冷等表面表象,而必须找准真正的病灶。只有厘清公权力的公仆属性,堵住预算体制的漏洞,政府的“紧日子”才不会只过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