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解放日报:“中国式求人”的背后焦虑

周楠
2013年04月09日14:35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求人者也是被求者,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壮观的中国式求人图卷。”全国政协委员周新生的发言 《尽量让国人不要求人》,不仅赢得全场的掌声,还引起了场外的强烈共鸣。两会虽已结束,但“中国式求人”的背后焦虑却仍然引人热议发人深思。

我们没有忘记,周新生的发言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他说,最近一位司局级老领导的女儿在家人极力反对下仍入外籍并嫁给外国人,“爸爸您将来再不用为您的外孙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求人了”。周新生总结说,“在我们国人的生活中,生老病死都要求人。生得好要求人;病了,治得好要求人;死了,烧得好、埋得好要求人……”

于是,在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离婚等一系列中国式××之后,又一个名词走红了:中国式求人。走红原因似乎很容易理解,几乎人人相关,绕也绕不开。网络上,有人调侃:“生命不息,求人不止”。

周新生分析:求人的客体,是在各个涉及公共利益岗位上掌握着大大小小权力和资源的官员或工作人员。求人原因,首先是优质资源稀缺,其次是制度有漏洞、有弹性,再次是改革不到位,原本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很多地方靠权力和关系。最后,是对权力的监督远远不够。

这些当然是根本原因。然而,笔者同样担心,这背后的集体焦虑,甚至思维惯性,无形中使得 “求人图卷”更加深入人心。有网友就发觉:求人成了习惯,本来不必求人的事情,总要从找熟人开始。最近老丈人住院,为送不出红包烦神呢。医生不收,心里就紧张,这是何故?求人甚至成为一门学问。“知道该求什么人,有能力求人,能求到对的人……是系统而庞大的工程呢。”当“你能找人吗?”“我有人!”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语,看似司空见惯的习惯,却反映了当下一大社会问题。

据说,某老外到中国学的第一个词,便是:“关系”。从历史上看,在人情伦理为主的传统文化长期影响下,加之家族亲情和宗法政治根深蒂固,很多原本理应由法律制度裁断的问题,变成了人际关系比拼的现象并不鲜见。然而,传统文化根基的一些弱点,毕竟无法跟上时代文明的步伐,当熟人社会逐渐转变为陌生人社会,法律和规则理应得到真正的尊重。然而,有法不依、权大于法等现象依然让人痛心,所谓“拼爹”,不正是求人陋习之典型发展?

击中人心的发言,固然让人称好。然而,真正让权力得约束,权利有尊严,依然需要迫切的体制改革等加以支撑。两会热议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就强调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改革的核心,只有简政放权,市场主体才能自由而平等地在市场中竞争,也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减少“中国式求人”的无奈。

当办事流程足够透明,对破坏规则者有足够的监督和惩罚,被求者自然容易拒绝诱惑;当被求者严守底线、只讲制度,求人者自然没有优势和市场;当资源配置更合理,遇事诉诸正常途径能被一视同仁,“不得不去”的求人者自然少了很多。当然,求人者也需反躬自省:你是否一边骂着一边默许纵容并适应着这潜规则?……恐怕,只有社会上每个人都有所意识并行动起来,我们才不会在集体吐槽之后,继续在各种“求人”中焦虑不安——“求人者求人,被求者也求人”,这复杂图景的背后,并不全然是法律和制度的不足,也有很多人默认并纵容了“潜规则”的原因。因而,作为公民的我们,也要自我抵制“求人”思维、走出“求人”焦虑。

(责编:程宏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