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日报:文化批评不应刻意回避“口水战”

刘巽达
2013年04月08日09:23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前不久,演员徐峥和海派清口周立波的“论争”在网上沸沸扬扬,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作为“文化事件”,它已然平息,但事件所折射的意义却远未“过期”。至少,它引领我们追问这样一些文化批评的本质问题:谁有资格批评?如何营造健康的批评环境?

  在此次事件中,不要说批评者的点评专业且善意,即便有点严苛,只要限于正常批评范畴就该允许;而被批评者却以“探讨人与猪的区别”来粗暴回应。对此,无论是精英批评家还是主流媒体,却都选择了沉默,似乎这一切无关“文化批评”,而仅仅是“文化消费”。

  随着新媒体的冲击,公众的文化注意力也正在转移。而选择对新媒体激发的文化事件视若无睹,任凭“文化批评”演化为纯粹的“文化消费”,就是主流文化界的失职。

  不可否认,以明星为主角的事件或风波,总是特别吸引眼球,拥趸站队,激情对骂。从广义而言,这也是一种“大众文化批评”,虽然说理浅显,用词夸张偏激,但拨云散雾之后,还是留下若干灵光一现的真知灼见。假如有批评家将有价值的部分加以引领,就很有可能起到积极的效果。

  遗憾的是,对此,我们的专业批评家往往首选“敬而远之”或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网上尚未建立起有序的游戏规则,与其与风车战斗,不如隔岸观火。而正是观火者的冷漠,才让点火与玩火者玩得不成章法,最终演变成纯粹的商业消费。

  批评和批评家的缺位,使得很多可以深挖的文化题材放弃了“案例意义”。假如我们把具备含金量的文化事件,经过争论与梳理,形成举一反三的共识,凝成游戏规则,这对未来类似文化事件的应对与处置,无疑极具价值。

  普及文化批评常识,形成文化批评的风气,这是网上网下的共同任务。虽然大众批评与专业批评似乎相互隔膜,但专业批评如果能有效介入网络,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将会大大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在当下,如何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维护其专业性和理性的支撑,从而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理性的批评空间,并影响网络批评环境,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