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绿色殡葬”又成为民众热议话题。说到“绿色殡葬”,有人说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人论减轻后人负担,避免铺张浪费;也有人言破除迷信习俗,树立办丧新风……或许也有人说,这些意义大家不是不明白,关键是有没有“绿色殡葬”载体,如果没有,意义再大哪有用?可能有人反驳说,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接受将先人骨灰撒海、花葬、草坪葬、深埋植树等载体,这不是载体是什么?
“绿色殡葬”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关键是如何去落实好民众喜欢的“绿色殡葬”载体。如民众有的可能将先人骨灰撒海花葬、草坪葬、深埋植树,对先人的缅怀放在心里;但有的可能喜欢“绿色殡葬”后,在清明节还可以拜祭,那就要设置拜祭区,比如在树葬区设置拜祭区。可喜的是,目前,湛江市在市殡仪馆、狮子岭陵园及廉江市、遂溪县、吴川市等地设立了5个公益、生态树葬基地并开始启用,不但设置树葬区,还设置拜祭区,全面推行树葬的“绿色殡葬” 。
说到“绿色殡葬”载体多元化,相信大家会想到殡葬载体多元化。众所周知,丧葬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是治国养民之根基,是现代人表达一份缅怀祖宗的情怀,民众对缅怀祖宗的情怀也是多元的,应该看到,民众有的喜欢树葬,有的喜欢寄存在骨灰堂,有的喜欢放到公墓里……这就客观上要求殡葬载体多元化。不容否认,在殡葬载体多元化时代,人们对树葬等“绿色殡葬”载体认同,但对公墓殡葬并不是十分认同,一些地方对公墓,特别是对村级公墓建设并不热心。如河南周口“平坟复耕”的出现民意反弹,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墓建设不理想。周口“平坟复耕”公墓建设未能达到预期标准,满足不了平迁需求。据光明网的一篇报道说,周口市所建的公墓大都比较简陋:一圈柏树苗,再加一个建房用的楼板戳在地头,上面用黑漆刷上“公墓”字样。
殡葬改革顺利与否,殡葬载体多元化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