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评论⑤

新华日报评论员:关注“平均数”的内在结构

2013年04月02日14:3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作重要讲话时,强调“不要被平均数掩盖了问题”。关注“平均数”的内在结构,找出“平均数”掩盖下的“短板”所在,让更加过硬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接续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秉持的理性共识。

众所周知,统计数字,往往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能直观说明问题,但另一方面则会掩盖问题,尤其是掩盖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人们常说,“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平均数忽略了末位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坊间有个笑话,说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数一数,个个都是张百万。虽然这是笑话,但诸如此类的统计数据,却总是不断出现,如屡遭网友们揶揄的“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中国户均1.02套住房”等等。这提醒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当精细化研究,关注其内在结构,准确把握实情。

“平均数”之所以会掩盖问题,因为对于我国而言,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以及城乡差距,一直都很大。对江苏而言,苏南苏中苏北差距亦非常明显,加之城乡差距,因此,“平均数”更容易掩盖大多数。此前,我省制定出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以指标体系来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进程,无疑对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但指标体系中的数字概念、人均指标,也容易使一些地方满足于完成面上的数字指标,注重“数字达标”,而忽视发展的内在质量。正如省委书记罗志军所提醒的,要强调普遍达标,不仅要看平均数、更要看大多数,不仅要看纸上的数字、更要看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使“两个率先”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得到百姓认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省正在抓紧完善“两个率先”指标体系,将更加注重“普遍性”,进一步强化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实际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完成“平均数”,或许并不难,而要真正完成“大多数”,让全体百姓“普遍”达标,其难度不可小觑。目前,我们社会结构还呈“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还需更多努力。从有关方面统计的一直高位运行的基尼系数来看,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已成为深化改革面临的紧迫课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我省还有少部分特殊困难群体,作为“平均数”中的“末位数”,如何确保他们不“被小康”和“被现代化”,更需要下一番大力气。统计显示,我省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需扶贫帮困的人群,全省农村尚有147万户、411万人。这个“内在结构”,也是“两个率先”的难点,需要更多基本财力保障,需要各地因地制“策”,开动脑筋加大力度。

(责编:程宏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