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河北日报:愿“群众不满意”成为“满意”的起点

周丹平
2013年04月02日13:09   来源:河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日,浙江省乐清市运管所大门口显眼处挂上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2012年度群众不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从今年3月开始,当地11家单位的门口,陆续被挂上了这样的牌子。据了解,此次挂牌行动始于乐清市去年4月开始的考评活动。参加这次考评的有乐清市直机关80个部门、17个镇街以及26个部门所属的270多个基层站所。除了被挂牌,这些单位还被全市通报批评,并在当地媒体上公开承诺整改措施,同时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当年年度目标考核奖10%的奖金将被扣除。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不满意单位,其负责人将被免职。(据4月1日《工人日报》报道)

自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以来,各地出台了一批新招、实招,见到了明显的成效。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怎么抓、抓什么”的困惑。在这方面,乐清把“群众不满意”的牌子挂在11家单位大门口的举措,为各地改进工作作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改进作风,离不开坚定的决心,更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以前很多考评、考核没能像乐清此举一样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强烈反响,让群众感受到了转变工作作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呢?关键就在于以往很多考评结果并不公开,只是内部传达、内部掌握,处理方式也不过批评、教育、督促而已,并不能让那些排名靠后的单位感觉到“疼”。没有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动力。而将“群众不满意”的牌子挂在门口,其效果则大不相同。正如报道中所言,被挂牌单位负责人感到压力“山大”。他们认为,相对扣奖金、在媒体上被批评并作出承诺、公开改进措施,在单位门口挂上这块牌子更让人难堪,“这次是真感觉好丢脸,很怕家人朋友说起。”显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块牌子不但是一种压力、一种警醒、一种激励,而且远比一次批评、一次内部通报更有效,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被挂牌的单位:自己是“群众不满意单位”,必须尽快转变作风、争取早日“摘牌”。

同时,将“群众不满意”的牌子挂在大门口,无疑更便于广大群众进行监督。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工作作风改与不改、改进多少,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乐清市此举既显示出了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的决心,也将作风不佳者“晒”在了阳光下,为群众监督立起了“靶子”。这样,既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也有助于群众满意度的提高。

总之,透过“群众不满意”的牌子,我们可以看出,改进作风,既是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很多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群众不满意”就能成为“满意”的起点。希望各地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以各种各样的好办法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责编:程宏毅、谢磊)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