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新华日报:扩内需,莫把浪费当动力

刘庆传
2013年03月29日16:04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省物价局27日发布的全省价格动态显示,受中央“治奢”影响,春茶、刀鱼价格下跌逾四成,中高档白酒、旅游、餐饮的总体价格也大幅下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则显示,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名义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两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的企业餐饮收入下降了3.3%。

对此类现象,人们为之欣喜。这说明,遏制奢靡之风已见成效。不过,也有媒体惊呼“中央禁酒令致消费低迷”,还有人担心,刀鱼、河豚、高档餐饮没人吃了,给需求拉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怎么挽回?看来,对反浪费与扩大消费的关系,需要做些梳理。

不错,鼓励消费,扩大内需,这是当务之急。但是,我们要鼓励的是健康消费,是正当、正义、低碳、绿色、节约的消费,而绝不是浪费性消费。公款高消费、乱消费“花公众的钞票,快自己的朵颐”,浪费社会财富,腐化社会风气,败坏政府形象,百姓早已深恶痛绝。这样的“灰色动力”,拉动力越强,“负能量”越大。把这只“猛虎”关进“笼子”,本是值得称道的好事。如果扩大内需能告别“灰色依赖”,这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又有什么可担心之处?

因为厉行节约影响所谓的“消费”,进而怀疑厉行节约是不是搞得太严厉,这表明,一些地方犯了急功近利的政绩病,过度依赖“灰色动力依赖症”。对“灰色动力”熄火耿耿于怀,对怎么提高百姓收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环境、释放新的消费能力,却不是视若无睹,就是束手无策,这种扩大内需的“肌无力”和对“灰色动力”熄火的瞎担忧,才是更值得担忧的。

必须承认,“灰色动力”熄火,也可能是暂时的“故障”。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严治骄奢淫欲,倡导厉行节约,固然让“刀鱼跳水”,但要让天价不回潮,必须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尽管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禁“奢”令十分严厉,仍有人顶风作案:或把宴会搬进农家,或给高档烟穿上“白皮衣服”,或把高档白酒装进矿泉水瓶。这表明,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刀鱼跳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要让“高烧”彻底消退,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用严格的预算决算机制、有效的“三公”经费公开、有力的监督监管机制,绑住公款高消费、乱消费的手脚。假如刀鱼价格刚刚“跳水”就开始乐观,公款吃喝“高热”刚退就认为大功告成,忽视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长效的制度建设,“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就可能成为现实。如此,对靠浪费拉动消费的“灰色依赖症”就不会断根。

(责编:杨丽娜(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