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解放军报:会打仗还应会打圈

王成峰
2013年03月27日08:55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井冈山时期,朱毛红军能在根据地站住脚跟,有许多原因。其中一条原因,毛泽东自己的解释是,在战略战术上我们有自己的法宝,就是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

  那时,打圈就是为了避实就虚,摆脱敌人的追击,并迫使敌人暴露其弱点;而打仗是为了吃掉敌人、战胜敌人。把打圈和打仗结合起来,才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诚如毛泽东解释的那样:“作战就像做买卖一样,赚钱的就来,蚀本的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来时我叫你打不着,我打你时一定要把你吃掉。”

  如今,虽然处于信息化时代,毛泽东的这一军事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现代战争中,如果说打仗是直接对抗,敢打必胜,那么打圈就是讲究谋略,机动灵活。二者相得益彰,才能增强未来战争的胜算。

  在军事训练和演习中,少数指挥员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敌我攻防研究颇深,而对兵法韬略、战争谋略却研究不够。有的讲起现代战争理论口若悬河,讲起奇正之术却少有见地;还有的喜欢硬碰硬,克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此只会打仗,不会打圈,就不能很好地继承我军优良传统,取得战争的完胜。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岳飞也讲:“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于一心。”事实证明,好走的路,往往埋有地雷。多研究奇正之术、虚实之术,注重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往往能取得最大的胜利。从这些年世界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即使是强大的美军,面对弱小对手也极为重视作战的灵活性。海湾战争的“左勾拳”行动,美军绕过坚固的伊军防御正面,机动数百里突袭伊军后方,上演了孙子式的避实击虚大戏。

  战争的胜负,很多取决于直接对阵以外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打圈的思想决定着战争的最终结局。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延安保卫战等战役战斗,正是得益于打圈和打仗的完美结合,才最终以劣胜优,打出了我军的军威声威。

  打仗靠力量,但不靠蛮力。打圈的智慧,可以让军事力量插上腾飞的翅膀。有人会说,信息化战争,战场透明,拼的是实力对抗,不需要兵法韬略。此言差矣!“兵者,诡道也”。越是现代化战争,越需要“庙算”,越需要出奇制胜。只有多些奇正之术,避免我方战场透明,才能降低作战成本,决胜于实战对抗之中。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阵之间,不厌诈诡”。战争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奇奇正正。每一名军人,既要掌握现代战争的一般规律,也要继承发扬我国五千年的兵家智慧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谋略,确保以最小的代价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