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光明网:“免费医保”不该成为刘翔们的“专利”

李红军
2013年03月21日10:07   来源:光明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与当地一家医院签署了医疗保障协议,该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市奥运项目世界三大赛冠军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据悉,这是一份终身制的免费医保。享受这项政策的上海运动员,包括刘翔、陶璐娜在内共23人。除了这些运动员以外,上海市体育局也决定,给4名在国家队带出冠军的沪籍的教练员享受同等的政策,他们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徐莉佳的教练刘小马、刘子歌的教练金伟和邹市明的教练张传良。从现在开始这些退役的、符合条件的世界冠军将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运用损伤,甚至看牙医,都是免费的。(中国新闻网 3月20日)

免费为世界冠军“终身医保”,这样的“利好消息”无疑是一种善举。但是把这种“免费医保”的福利恩泽仅仅光照到刘翔等23名运动员和4名教练身上,这种做法似乎值得商榷。

这些人的“免费医保”由谁支付?虽然目前官方没有透露医疗所用的费用到底是由谁来买单,但这项政策是由上海体育局、人社局、财政局和公务员局联合出台。有财政局参与,似乎不难推断“免费看病”的钱从何而来。这就意味着,刘翔等人的“免费医保”将由纳税人买单。如此,显然与公平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免费医保”之所以不能成为刘翔们的“专利”,一来,这样做容易将这些人成为“特殊公民”,不利于公平社会的营造。不错,刘翔等人的体育业绩十分辉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世人的尊重理所当然。但是,这些体育英雄创造的辉煌,如果没有许多幕后英雄心血的付出,没有其他人的通力配合,刘翔纵然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创造辉煌,“免费医保”只给刘翔等少数人,这样做公平吗?

其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突出代表,如果按照贡献大小来享受“免费医保”,其他行业的尖子为何难以享受这种“福利盛宴”?比如抓斗大王许振超,新时代的雷锋郭明义,难道这些人的贡献小吗?“免费医保”他们没有,刘翔们有,凭啥?

从另一方面讲,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屡创辉煌业绩的不独独刘翔一人,自从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第一杯金牌算起,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体育健儿已经夺得了100多枚金牌,我国的一些弱势项目,比如游泳、拳击等也有金牌入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难道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该“免费医保”吗?凭啥厚此薄彼?

社会资金是一种公共资源,制定政策应该本着让所有纳税人受惠的原则,而不是按照全国贡献大小来分配医疗资源。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医疗资源占有不均现象屡屡被提及,政协委员熊思东表示,在国家医疗资源总体仍然不足的现状下,应维护公共医疗资源不受侵占。告别医疗特权,是公众的呼声。而这种少数人的“终身免费看病”,却正是在制造新的医疗特权。令人遗憾的是,同样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待遇却是天壤之别。据报道,在近些年的中国体坛,穷困潦倒的冠军不断涌现,“卖金牌”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亚运会举重冠军才力,因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在33岁英年早逝;大运冠军张尚武卖金牌街头卖艺、长跑名将郭萍卖奖牌换生活费、自行车冠军邹庆东欲抵8块金牌替母换肾,等等。如此的反差,看后让人心情沉重。

不容否认,“终身免费看病”初衷是想让那些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运动员,在退役后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然而,真正需要这些“福利”的,恐怕并非已经“名利双收”的刘翔们,而是那些非著名冠军、“卖金牌”的张尚武、郭萍们。近年来,刘翔为企业代言已经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可以说,已经衣食无忧,实在没有必要这种“锦上添花”。“免费医保”不该成为刘翔们的“专利”。(李红军)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