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业已降下帷幕,然而两会之上那席“205个公章”的议论,却仍然挥之不去地萦绕着我们。
审批一个项目,盖了多少公章?全国人大代表张有喜在两会上告诉我们——205个。张有喜所在的大同煤矿集团,为了办一个同忻煤矿,经历了漫长的审批过程,跑了33个政府部门,先后要出147个文件,盖了205个公章。
“205个公章”,其实并不罕见,例如为审批一个企业,跑了两年零九个月,到几百个公章盖齐,市场早已明日黄花,这样的事儿我们早有所闻——有的地方,老百姓办个准生证,不也要敲40多个章吗?!当然这些年,我们也在改,比如搞“一站式”甚至“一窗式”,十几个公章一下搞定,又比如搞“并联”,几个“衙门”三堂会审,也确实缩短了时间,然而多是在“加快审批进度”上做文章,“205个公章”却一个也没有少,“33个部门”也还是各路尊神缺一不可。看来“205个公章”,要害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多”,也不仅仅在于过程的“长”,症结就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还是小平同志一针见血的那句话,那个“体制问题”。
这几天大家对机构改革关注热切,但不要忽视了机构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或曰归位。改革不只是部门的分拆并合,也不是不同部门之间权力的分解组合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下放移易,如果只是这样看问题,那么只不过把“公章”换了个办公室——改革的实质不在于部“大”部“小”,而在于“集权”还是“放权”,在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市场能决定的,就由市场决定,企业应自主的,就由它拿主意,社会组织能发挥作用的,就让它挑大梁,这是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之下,“首先要解决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划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和企业间的权界关系,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将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后监管。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再也不能是“闲不住的手”,再也不要做“千手观音”。
平心而论,“205个公章”,有的是必要的,谁也没有说办个煤矿,一个“公章”也不要盖,恐怕是会要多盖几个,所以这事还可以讨论。现在的问题则在于有些程序的必要性掩盖了某些权力的不合理性,似乎个个“公章”都不能少,“13个部门管一个西红柿”,家家都要伸出手来,这就是改革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背后,不但有计划经济的惯性也即所谓“观念障碍”,也有习近平总书记点出的利益格局的“藩篱”——权力过于集中,正是权力寻租甚至权力腐败的根源。所以冲破这道“藩篱”,不仅是职能转变的首当其冲,更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预防和整治腐败的一大要务,而我们说的改革要“啃硬骨头”,难也就难在这种深刻的利益调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要将“205个公章”这样的讨论看深一步才好。
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方案已经由最高权力机关通过,那是众望所归,现在是力行的问题了,我们可不要将“205个公章”仅仅茶余饭后一番就忘记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