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云南日报:内需不是浪费的借口

谢建东
2013年03月14日14:30   来源:云南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破除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的节俭,一个是过度的消费。过度的节俭对整个宏观经济不利,过度的消费是对资源的浪费。

消费不景气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难题之一,怎么样来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便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如此,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以拉动内需作为借口,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这样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推论,其实是混淆了需要与浪费和铺张的概念。

先说浪费。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范围之内的消费是正常的,不能被视为浪费,超出范围的过度消费才应该被视为浪费。比如电器已经老化,虽然将就一下也能用,但在经济情况允许时换个新的,那实在不能算浪费。但如果是宴请,明明十个菜已经够了,碍于面子,或者为了显摆,却要点上二十个或更多,吃不完还不屑打包,那就是浪费无疑了。此外,需要与浪费之间的界限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时下我省干旱严重,正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节水抗旱,用水就得衡量着些,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

再说铺张。有的人认为,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铺张,但是不可以浪费。潜台词是说,我有的是钱,你管得着么?事实上,铺张一定是超过需要程度的,所以肯定是浪费。铺张要么是虚荣心理在作祟,要么是显摆心理在使坏。总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富裕、很了不起、很有能耐,其实一个人有多少水水,明眼人一看便知,即便起初不好分辨,稍有时日自然也就明白了。所以,最好是有多少能力办多大的事,诚实的品格更能赢得别人的信赖与尊重。

不过,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物质财富都有了显著提高,对浪费与节俭也应该有新的定义。对于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是破除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度的节俭,一个是过度的消费。过度的节俭对整个宏观经济不利,过度的消费是对资源的浪费。 

(责编:吴斌、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