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穿越了国界、消弭了时空、冲破了禁区之后,网络批评也被彻底松绑,这是人类的一大幸事。网络批评为加强监督、修正错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果让网民只充当批评角色,那就大大误读了网络的作用,使其价值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清楚,批评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更何况,有些批评总放“马后炮”,空耗了精力。为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共建美好家园,显然,只有批评是不够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充分释放网络空间,政务阳光,事事阳光,给网民提供参与机会,提高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网民作用,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也就是说,要将网民的参与热情引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绽放其智慧之花,共同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双转型困境,为解决重大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问题建言献策,引领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聚合正能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
共筑中国梦,我们更需要的是“马前卒”。倘若,在一些会议之前,鼓励网络民众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势必会让提案更科学,让决策更完美。如果每个网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观察思考积累,打破区域壁垒,奉献公心,并通过网络讨论和筛查修正,提出提案,选择上交,势必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操作性。这样的会议,打开了围墙,延展了会场,代表了人民的心声,从而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大会。网民的提案一旦采用,利国利民,也是对网民的最好褒奖。
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政策尤其是关系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应先公示讨论稿,再让网民提意见,这样的政策才可能更贴近实际,更顺应民心,更得到网民拥戴,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才可能会少走弯路。一些法律法规也不例外。比如,刚试行的新交规。如果试行之前,先在网上讨论,可能就不会遭遇现实执行中的尴尬。
至于地方上的一些项目,如果能阳光作业,广泛征求民意,共同分析利弊,那么项目决策不仅会更科学,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赢得民众的主动支持配合,从而提高执行力。“磨刀不误砍柴工”,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做基础性工作的协作平台,创新了联系群众的方式,能帮助我们以最简单的方式去做最广泛的群众调研,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一些公共领域,更要倡导网民发挥集体作用,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有效补充。比如:建设网上社区,实行网上联防。防火、防盗、防“黄赌毒”,防止环境污染,倡导节约资源。共同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维护社会秩序,创建和谐社区,减轻政府压力。再如:建立网民志愿者团队,推出资源共享、知识共享等志愿者服务。积极引导网络社会的力量关爱儿童、关爱教育、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关注不同区域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东北积压的土豆迅速得以销售,南方的水果义购,都充分彰显了网络的力量。在公共安全领域,网上提供破案线索,网上举报安全隐患,网上“寻母”、网上“寻子”,网络的威力同样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继续为“袁厉害的义举”当当高参,为防止现在的“袁厉害事件”的发生充当“马前卒”呢?
概言之,如果网络民众不盲目跟风,少当“马后炮”,争做“马前卒”,多用一份精力,多出一点主意,多做一份奉献,多给一份关爱,多显一份正义,多担一点责任,那么社会就会少一点羸弱,少一点贫穷,少一点杂音,少一点批评,多几分赞美,多一点真能量,多一点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