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有记者前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党委镇政府采访时,竟无人上班。水川镇党政办公室门前的一张值班表显示,从1月18日起至3月6日,每天由一名乡镇领导和六七名乡镇干部轮流值班,春节假期长达40余天。甘肃镇官员解释称,放假40天因过年办事的不多。(2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元旦、国庆、春节等法定节日放不放假、放多少天都有明确规定,甘肃水川镇以“春节期间办事的不多”为由,私自延长春节假期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相关规定,而且暴露出部分基层干部纪律意识低下,自身角色定位不清的问题。
常言道“群众无小事”,作为公职人员,无论服务对象多少、事情大小都应该毕恭毕敬、严肃认真地对待,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好服务。即便春节期间办事群众比较少,甚至没有办事群众,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按规定上下班,这是最基本、最起码的纪律意识。
再则,这也反映出当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观念仍然没有转变。事实上,他们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自我定位,面对办事群众说话,总是冰冷生硬,稍有不顺便大加斥责甚至动粗,给群众留下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负面印象。在这种傲慢的习惯性姿态下,因过年办事的不多就放假40天,无视那少部分群众的需求,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重要的是转变自己的服务观念,由过去“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只有真正把群众当回事,群众也才会真正信服你。当然,这一切,还得靠制度去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