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西安晚报:“拼爹”式“积分入学”  只会加剧教育不公

张芳
2013年02月22日09:18   来源:西安晚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2月20日,广东东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影响新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的两项主要指标是父母的学历、职称的高低。专家表示,依照父母学历高低来决定孩子入学涉嫌歧视。对此,东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不存在歧视。(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起始于广东中山的“积分入学”,以积分排名的方式安排外来流动人员入户、子女入读公校,以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依归,饱含制度善意,并无原罪。但是,广东东莞的一些新规,却让“积分入学”的政策规定蒙上了一层阴霾。

东莞新规规定:新莞人子女按家长学历及职称积分入学。直白一点,则无异于“拼爹”式“积分入学”。毕竟,与那些“入学拼家长”、“官二代入学优先”并无本质区别。诚如一市民的质疑,“外来工一般学历不高,如果有本科学历和住房,都可以成为本地市民了,子女何需靠积分入学?”且基于常理,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来决定子女入学,叫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情何以堪?而东莞又作为外来工主要聚集地,据悉,2012年外来务工人员已达700万,难道不会叫相当多“新莞人”备感心凉?那么,“积分入学”又怎样担当“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任?

再者,将父母的各种背景作为子女入学的重要指标,父母学历低、职称低便“剥夺”掉其子女的“入学权”,于子女来说,岂不是不公不正?更关键的是,当“拼爹”已然是社会发展的一朵“奇葩”,人们已对背后的“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如今“积分入学”反而将“拼爹”公然化、合理化,难道不是对新莞人子女价值取向的误导?不是加剧社会的不公?

诚然,资源有限;诚然,立于东莞的发展角度,也许更需要学历、职称高的新莞人。但是,维护教育公平才是我们的态度。何况以涉嫌歧视、剥夺他人权利、制造不公的方法来留住“人才”,显然也难以持续。

皆知“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既然“积分入学”有根据父母在东莞服务年限、在莞参保年限、在莞居住时间,或根据学生求学年限的综合情况等来作为指标的选择,有这些不偏不倚的抉择,东莞又何必“剑走偏锋”呢?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